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纵横四海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废长立幼(终)

第一百五十五章 废长立幼(终)

    三国之纵横四海第一百五十五章废长立幼李儒狐假虎威的将手中的策文宣读完毕,少帝刘辩被赶下了龙椅,董卓将陈留王刘协抱起,然后将其抱坐在了龙椅之上。

    将陈留王刘协放到龙椅上后,董卓拔刀环视着殿下的文武群臣,准备找两个不长眼的杀鸡儆猴一下。

    等了片刻,令董卓诧异的是,王允、卢植等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自己。

    无奈之下,董卓只能惺惺的将手中的刀复插回鞘中。

    此时被赶下帝位的刘辩正抱着自己的母亲何太后,瘫坐在地上号哭,其声悲怆。

    “还不快将弘农王带下去!”

    听着刘辩和何太后的哭声,董卓心中烦躁,于是便大声招呼身边的侍卫,要将二人赶出嘉德殿。

    见到董卓如此对待少帝刘辩母子二人,殿下终于有一个大臣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站了出来。

    “董大人,少帝即已退位让贤,被贬弘农王,董大人为何还要如此相辱?不如让他们风风光光的出去,也算是给皇家留了些颜面,也免得大人日后被世人诟病啊!”

    此话虽然对董卓有些不敬,但也算是委婉。

    但是此时的董卓哪里还管这些,一见有人站了出来,董卓顿时心喜,刚刚熄灭的杀戮之心,也重新sao动了起来。

    “放屁!咱家一心为国,你个酸儒竟敢说咱家大逆不道?”董卓指着方才那个大臣大骂了一句之后,看着吕布叫道“奉先,还不为国除贼!”

    一旁的吕布闻言,此时虽然十万个不愿意,但还是拔出刀向那位大臣走去。

    殿下的那名大臣见状顿时吓得大惊失色。

    “董大人!下官何时说过您大逆不道了?”

    此言一出,满殿的群臣众皆开始在心中诽议起来。

    “呵呵~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看着董卓那可憎的面容,刘毅不禁在心中暗想。

    任凭那大臣声嘶力竭的大叫解释着,一旁的董卓却一直无动于衷。

    只见吕布来到那名大臣的身边,看着那名已经被吓得连连后退的大臣,眼中露出了不忍之色。

    身后的董卓见吕布迟迟没有动手,大叫了一声“我儿奉先,此时不动手还待何时?”

    闻听到背后董卓的催促,吕布一狠心一咬牙,举刀刺向了那名大臣。

    “啊!”的一声之后,那名大臣应声而倒,鲜血随后染满了其身下的金砖。

    吕布将刀在那名大臣的身上抹了两下,讲上面的鲜血擦干净后,一把将刀收回了鞘中。

    看着吕布一副残忍的模样,身边的大臣皆是畏惧的向后退了两步。

    众臣皆以为吕布残暴不仁,却只有刘毅看到了方才吕布杀那大臣时,眼中的那一丝不认。

    “看来吕布并不像书中说的那样的凶狠毒辣啊!”本就有意在日后收复吕布的刘毅,此时见到吕布还是有人性在的,心中顿时对其充满了向往。

    “如此神将,他日若有幸,我一定要在世人面前还起清白”想着想着刘毅不禁暗下决心起来。

    相比于刘毅这边看热闹的心态,王允、卢植等人此时却有一种劫后重生的侥幸。

    原本几人是想着在朝堂上联起手来反对董卓废除少帝的,但幸好之前收到了刘毅派人送去的书信,几人这才打消了反对董卓的念头。

    如今看到那个只是站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便被残忍杀害的大臣,王允几人,对视了一眼,随后都急忙低下头开始擦拭起额头上的冷汗。

    杀完了那个大臣,董卓心中的杀意未消,还想着再杀两个过过瘾。

    但是此时殿中的大臣们都三缄其口,不肯出声。毕竟无论你说的是什么,董卓都可以找各种借口杀你,既然如此还是不说话的好。

    “还有没有反对咱家的?”董卓横立此时正坐在龙椅上的刘协的面前,掐着腰对殿下的文武群臣喝问道。

    面对董卓的喝问,殿中的大臣没有一个敢搭话的。

    没了目标的董卓,随后便把矛头指向了一旁的王允等人。

    在董卓的计划中,今日至少也得杀几个像卢植、皇甫嵩这样的重臣那才算是圆满。

    董卓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与自己有着夺婶之仇的皇甫嵩。

    “皇甫将军,咱家立陈留王之事,你可有异议啊?”

    一旁的皇甫嵩闻言,知道董卓这是想拿自己开刀了,强忍着压下心中的怒火后,淡淡的回道“下官没有异议!”

    见皇甫嵩竟然说没有异议,董卓眉头皱了皱,冷笑道“呵呵~皇甫将军可真是深明大义啊!”

    闻听到董卓有意的嘲讽,皇甫嵩知道董卓这是想激怒自己,暗自深呼了几口气后,压住了心头的怒火。

    见皇甫嵩一言不发,董卓自觉没趣,于是又把矛头指向了卢植。

    “那卢大人呢?”

    卢植闻言也是摇头道“全凭大人决断!”

    “好!哈哈哈~”

    口上虽然说好,但是董卓的心中此时已经开始暗自嘀咕了起来。

    董卓随后一连问了好几位大臣,但是这些大臣均都是表示自己对于立陈留王为帝的事没有异议。

    最后,董卓又问向了王允。

    “咱家素问王大人忠君爱国,先帝驾崩后,王大人还亲自千

    里迢迢前来吊念,不知道王大人对咱家今天的决定可有异议啊?”

    见董卓终于问道自己,王允稳定了一下情绪,走出了群臣的队列当中,对着董卓和刘协拜了一拜。

    “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正如董大人所言,少帝愚钝而陈留王聪慧,此时乃大汉危难之际,非常之时应行非常之事,破除旧制,重立贤王,实乃为国为民之举。”

    说完,王允又深深的对董卓拜了一拜“大人不惧世人的说辞,一心为国,有大人在,实乃大汉之幸,百姓之幸。我等官员对大人感恩戴德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反对大人!”

    除了刘毅之外,董卓这边的人,谁也没想到一向刚正不阿的王允,竟然能公然的说出如此谄媚董卓的话来。

    就连董卓本人都被王允这一番话搞得愣在了当场。

    愣了一下之后,董卓突然仰头大笑起来。

    “哈哈哈~王大人此番话,可真是说到咱家的心里去了!知咱家者,莫过于子师啊!”

    董卓一高兴,竟然开始和直呼起王允的字号来了,看其样子,董卓是真的被王允方才的那一番话给感动了。

    大笑之后,董卓贼眼一转,回身对陈留王说道“陛下,王大人忠君爱国,身负大才,实乃国之栋梁,理应重用。前臣司徒崔烈因行谋逆之事被臣处置,现如今司徒一职还属空缺,陛下何不封王大人为司徒?如此一来也不枉王大人的一腔爱国之情啊!”

    刘协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哪里有什么主见可言,见到董卓如此推崇王允,连思考都没思考就点头答应了。

    随后,董卓又自诩和董太后是一族,凭借着这个关系,又自封了自己为相国,辅佐刘协主理朝政。

    说是辅佐刘协,其实就是董卓亲自主张中央政权,刘协不过是其身边的一个傀儡罢了。

    一番封赏之后,陈留王刘协代替个个刘辩做了皇帝的事情算是彻底的落实了。

    在李儒的建议之下,董卓宣布刘协为献帝,改年号为初平。

    一切妥当之后,董卓便宣布退朝,然后自己带着手下的军士,裹挟着汉献帝向皇帝的后宫走去。

    见董卓火急火燎的样子,群臣们知道董卓此番入后宫,后宫的那些女子们免不了又要受尽凌辱。

    可是天下将亡,此时谁又能顾得上几个女子呢?

    一出嘉德殿,看着少帝和何太后落寞的身影,刘毅不禁在心中暗下决心。

    刘毅一边低着头想着心事,一边快步的向宫外走去。

    刚走几步,刘毅一抬头才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王允等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