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梦醒加拿大在线阅读 - 第十一章 摘苹果

第十一章 摘苹果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在加拿大也是,城里人喜欢到果园,在收获中放飞心情。

    一天,黛安打电话过来,问周末要不要去摘苹果,我闷得很,正盼着有机会出去换个心情。黛安说星期六早上出发,让在楼下等着,会有一个朋友来接我。

    那天早上八点半,我来到约好的地点,等黛安的朋友。没多久,一辆锈迹斑斑的本田轿车在我身边停了下来。

    “晓舟么,我是云逸的朋友,我叫马良。”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男人在驾驶位置上探过身子对我说话。这个马良有点像那个赫赫有名的马云,有点外星人的味道,但比马云要胖一点。

    我打开车的后门,上了车。

    “这是我老婆,这是我女儿。”马良向我介绍坐在副驾驶位置的老婆,和坐在他后面的小女儿。他老婆戴着淡咖啡色镜框的深度眼镜,一看就是个女学者。他女儿大约五岁左右,坐在后座的儿童椅里。

    以前听黛安讲过马良一家。马良和他妻子都是杭州人,后来考上了西安交大,并双双获取了计算机博士学位。毕业后,他们二人又一起到了深圳发展。大约二零零零年他们带着七岁的儿子移民加拿大。

    他们一家同黛安一家几乎是同时移民加拿大,并几乎同时住进了位于SNOWDON大街的公寓,就这样他们由邻居变为好朋好友。刚来加拿大那会儿,他们都没有工作,两家人经常一起出去游玩。后来黛安一家在南岸买了自己的房子,搬出去了。马良直到今天还租住在那套老房子里。

    马良两口子虽然学历比黛安夫妇高,但他们俩的外语都不太好,在蒙特利尔想找到专业工作几乎不可能。马良后来到职业培训机构学了一段数控机床cao作,毕业后找了一个开机床的工作,一直干到现在。他妻子一直没找到工作,后来又生了这个女儿,就干脆不找工作,在家里作全职太太。

    他家的收入不高,很节俭。现在坐的这台本田车底儿都漏了,用纸板垫着,否则在车里能透过车底的破洞见路面。来加拿大很多人都买了房子,他们家没有买。但他们在子女教育上,在吃上,很讲究,下功夫。买rou买鱼,别人都买便宜的,他们一定要到高档商店买。吃鱼要吃深海的鱼,淡水鱼不吃,因为听说淡水鱼生活的水太浅有污染。

    马良太太在家专职带孩子,两个孩子成长的都不错。有一年圣诞节,黛安邀请我们去她家过,马良一家也去了。他们全家那时刚刚从巴黎旅游回来,我们吃完晚饭的主要节目就是看他们一家巴黎旅游的录像带。一边看,他儿子在旁边一边给我们解说,讲得非常生动精彩。他儿子那时才十六岁,整个巴黎旅游都是他设计的。他们一家四口在巴黎玩了一周,总共花了四千加币。他儿子联系了巴黎的一家房东,租了一个一室一厅,每天只需五十美元,早晚餐在家里吃,中午带饭,剩下的钱都用在观光,看博物馆了。

    后来又一个圣诞节,我们又在黛安家相聚,他女儿有十来岁了,很阳光,举止温雅,一看就是在一个温馨的家里长大的。特别是她说话有意思,汉语、英语、法语无缝对接,在她嘴里三种语言是那样有机地结合,好像融合成了一种新的语言。

    最有意思的是马良妻子。她除了cao持家务,教育孩子,还练就了神秘的功法。她不仅自己练,还给别人治病,据她自己说疗效不错,也有些小收入。

    那天我们吃饭,小赵的丈夫突然腿痛起来,马良妻子见状主动要求给他治病。小赵丈夫看起来并不太相信她有什么功法,反复推辞说不用治,过一会儿就会好的。马良妻子坚持要让她试一下。盛情难却,小赵丈夫也不好再推辞。我对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历来是有兴趣的,就凑过去看她怎么治病。

    马良妻子站在小赵丈夫面前,双眼微闭,两臂端平,调整气息,手掌自然张开向下,距离小赵丈夫皮肤大约一两个厘米,从头至脚慢慢地移动,仿佛是在给小赵丈夫作扫描。这样往复扫描五分钟左右,马良妻子脸上显出疲惫的神色,再过一会儿,显得精疲力竭,最后,眉头紧皱,口里艰难地吞咽几下后,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怎么了?”我被吓了一跳,以为她犯了什么病。

    “没事儿,她这是发功太厉害了。”马良微笑着安慰大家。

    过了一会儿,马良妻子缓过劲儿而来,双目微睁,冲大家微微一笑:“他体内不通,阻力太大了,我几乎耗尽全力才帮他打通。”

    “感觉怎么样?”黛安问小赵丈夫,看来大家都急切希望知道疗效。

    “怎么说呢,好像有点感觉。”小赵丈夫一边摸着自己的双腿,一边犹犹豫豫地回答。

    “你的问题挺严重的,你有时间到我那儿去,我得经常给你通通。你没时间我去你那儿也行。”马良妻子认真地说。

    这一幕似曾相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住在我叔叔家里,叔叔曾给瘫痪的婶婶如此发功治病,那时我很不理解,叔叔怎么会信这种医术,没想二十几年过去,又看见这神乎其神的一幕,我非常想搞清其真伪,因为这个事情如果是真的,会颠覆我很多的认知。

    大概一个月后,我又见到了小赵的丈夫,我把他拉到一边,认真地问他上次马良妻子给他治病的疗效到底怎样?他笑眯眯地盯了我好一会儿说:“好像作用真的不大。”

    还是回到那次摘苹果之旅。我上车之后,马良开车直奔南岸。过了南岸CHANPLAN大桥,下了高速不久就来到了和黛安约好的集合地。黛安、云逸夫妇,还有他们的儿子、只有半岁的小女儿、云逸的父母都已经等在那儿了。

    我下了车,和大家打了招呼。云逸的父母我们在国内时就很熟,我喜欢游泳,他父母也喜欢游泳,我们常常在海边见面,他们老两口比我们早到加拿大几个月。

    黛安五岁的儿子也见过。上次,黛安和云逸周末带儿子去学中文,顺便也带我出去转转转。他儿子叫云天。我还和他有过一个小小的不愉快。那天我们送云天去中文学校,到学校门口,黛安的小女儿云霞突然拉稀,黛安、云逸忙着收拾孩子,就让我带云天进学校。

    学校是一对中国年轻夫妇开的,在一栋二层公寓里。这对夫妇,开始时像任重一样,招了几个孩子,在自己家的客厅里教孩子中文,补数学。后来,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就买了这个二层的小公寓,楼上楼下,大概有两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还雇了几个老师。

    我带着云天进去,楼上楼下的门厅里挤满了孩子家长。每个房间里都有十几个孩子,孩子们坐在地上,年轻的女老师手里端着小白板,教孩子认中文字,算算术,画画,甚至还有教孩子速算、打算盘的。

    把云天送进中文班,回到车里,我问云逸,这儿的生意为什么这么好。云逸告诉我,中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懂中文,希望孩子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对于在加拿大的中国孩子来说,学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不难,学中文却很难。还有,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有数学头脑,他们普遍觉得加拿大人不会算算术,所以希望给孩子多建立一点数字观念。这家学校的位置好,父母们周末想出来玩一玩,逛逛街,带着孩子不方便,把孩子送到学校,逛够了,再把孩子接回家。

    我们粗略算了一下,这里大约有六十个孩子,一个孩子一小时十五元,三小时就是四十五元,一天就可以赚两三千加币。一个周末两天,就有六千多,四个周末,一个月可以净赚两万四五千加币。

    我又问云逸,这个学校是怎么拿到加拿大教育执照的?据我所知,加拿大对办学条件要求极其苛刻,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加拿大师范专业的文凭和职业证书,其次还要求教师要通过法语、英语的教师资格考试。除了本地出生的白人,中国移民几乎不可能达到这些要求。云逸说他不知道这家学校有没有执照,如果没有执照,这家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总有一天周围邻居会向政府投诉的。

    云霞今天不舒服,总是哭。云逸走进学校把云天提前接出来。云天上车后,在我旁边坐下来。我关心地问他:“云天,今天上课发言了么?”

    云天不高兴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

    “云天,告诉叔叔,上课发言了没有?”我看他不高兴,就接着逗他。

    “你才发炎了呢!”小云天不高兴地回了我一嘴。

    我被云天的回答整蒙了。

    “他不懂发言是什么意思,他还以为你问他是不是生病发炎了。”云逸看着我尴尬的样子笑着帮他儿子解释。

    我这才恍然大悟,一车人被云天对“发言”的理解逗得大笑起来。

    言归正传,我们集合后,云逸给马良一个对讲机,以便路上联系。云逸让我坐在他的副驾驶位置,然后起程。

    果园离美国边境不远,大约两小时车程。九月中旬的加拿大正是赏枫叶的时候。通往美加边境的这条路是赏枫叶的最佳路线。坐在车里,路两边的枫叶美不胜收。赏枫叶需要好的阳光,因为枫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展现出斑斓多彩的颜色。“停车坐爱枫林晚”是一种意境,迎着扑面而来的大片红叶飞驰更令人兴奋。

    云逸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一百一十公里的速度疾驶,路两边一片片高大茂密的枫树林不断向你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各种红色,由于温度的差异,越往南开颜色越浅,开始是大片的暗红的枫叶,然后是深红的枫叶,接着是一簇簇橙色,再在接着是红里透黄,最后是红橙黄绿浑然一体,在阳光下奏出绚丽斑斓的颜色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