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梦醒加拿大在线阅读 - 第十五章 韩国人的便利店

第十五章 韩国人的便利店

    我是在《蒙城华人》上看到这个便利店。那天,我从报上看到了广告,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人cao着生硬的汉语说:“我姓金,”然后改用英语与我对话,金先生是韩国移民,是房地产经纪。

    我问他那个便利店的基本情况,他很流利地告诉我:“货物营业额五十万,彩票营业额十万,费用两万,纯利八万,售价八万。”

    我对韩国人颇有好感,表哥原来那家店就是从韩国人手里买来的,收益不错。还有韩国人爱干净,店面一般保持的都比较好。

    我问金先生什么时候可以去看店,金先生问我明天下午两点可以么?我说行。

    第二天下午,两点整,我接到金先生电话说他已经在楼下了。

    我刚出门口,看见金先生正站在车前张望,看到我和雁出来,他显得很高兴,老远就挥手呼喊:“HELLO!”

    我走过去,金先生快步迎上前来,双手紧紧握着我的手,满脸堆笑地问候:“你怎么样?”然后又与雁握手问候。

    金先生看起来还不到四十岁,寸头,面庞清瘦,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西装革履,人显得热情干练。

    他开的是一辆崭新的丰田花冠银灰色轿车。我坐在副驾驶位置,雁坐在驾驶员后面。

    金先生对道路很熟,车开得也好,他很健谈,英语比大多数韩国人好。他说他以前在韩国做生意,去过中国很多城市,比如上海,广州,东莞。他印象最深的是东莞,他说东莞是个好地方,特别是东莞的小姐,很好,很便宜,说到这儿,他嘿嘿地笑起来。

    他问我在中国是做什么的我说也是做生意的,做的是服装出口。

    车下了高速公路,拐进了一个小镇,叫圣马丁。小镇入口是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百货商店、杂货店、餐馆、加油站一应俱全。我们从购物中心往北走,在第三条街向左拐,大约走了三百多米,车停在了一个便利店门前。

    金先生对我们说:“到了。”

    小店位于这条街的中心,周围的房子都是单层的独立屋,每个独立屋的四周都被栅栏围起来,里面种着花草,街区显得很幽静。

    便利店也是单层建筑,但它是平顶的,四周方方正正,不像其它民宅那样有变化。房子的正面下半截是青石贴面,上半截是玻璃窗,前面有一个能停七八台车的停车场。便利店侧面外墙贴面材料是密度板,密度板表面是银灰色的喷涂。

    便利店后面接了一截,作为住房,应该有两个房间,其中一间的窗户玻璃已经破碎,木头窗框也变了形,窗户用纸板从里面给封上了。住房的南面有个门,里面应该是厅,出了这个门,是一个木质的大凉台,凉台有短木梯,可以下到院子里。木梯已经腐朽,院子杂草丛生,看来屋里住的人已经很久没有开门走出屋子了。住房的西面也有个门,应该是厨房的门,门前有个水泥平台,平台由四个水泥柱子支撑着,这个小平台的台面和支承柱都已经开裂。

    金先生一直跟着我,我回到便利店的停车场,点上一支烟。金先生冲我点点头,示意他先进店里。一会儿,金先生出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老者,老者瘦高个儿,花白的头发梳理的很整齐,面相平静慈祥。金先生给我们做了介绍,他就是店主,宋先生。宋先生不会说英语,会说一点点法语,我们交流比较困难,他带我们走进他的店。

    进门的左边是一个很大的收银台,后面站着一个中年女人,宋先生介绍说那是她妻子。宋先生的妻子个子不高,看起来比他年轻不少,衣着朴素,慈眉善目,很像中国贤妻良母型的家庭妇女。看我们进来,对我们点头微笑致意。

    宋先生的店内布局合理,给人的感觉整洁温馨,商品都摆放得很整齐,货架上一尘不染,地面铺的地板革虽然很旧了,但也擦的干干净净,看得出店主人非常爱惜这个店。

    不断有客人进来买东西,宋先生妻子认真和善地接待每一个顾客,她与客人不时用法语交流几句。

    简单地看了一圈后,我和雁向宋先生夫妇告辞。金先生跟随我们来到停车场。

    “怎么样?喜欢么?”金先生急切地问。

    “还不错,最低多少钱可以卖?”我问金先生。

    “一共三十七万。”

    “你不是告诉我八万么?怎么变成三十七万了?”

    “八万是便利店,还有二十九万是这处房子,宋先生要连房带店一起卖,便利店不单独卖。”

    这个变化太大了,我让金先生再回去找宋先生说一说,如果可以单独卖店,我们马上可以下决心买,否则,我们还要回去再考虑。

    金先生进去问了宋先生,回来告诉我们宋先生一定要连房带店一起卖。

    回到家里,我和雁商量了一下,觉得如果连房带店一起买,再加上买货的钱,差不多要四十三万,超出了我们的预算。

    本来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把我们又带到了这个店。每年的四月末五月初是到渥太华赏郁金香的季节,花季又到了,表哥表嫂邀我们一起去渥太华赏花。从渥太华返程,表哥走了一条新的路线,这条路线竟鬼使神差把我们带到了宋先生门前那条路。

    快到老宋家时,雁认出了这条路:“哎,这不是快到老宋家了么?”

    我们把看老宋家店的经过跟表哥表嫂一说,他们也想再帮我们看看这家店到底怎么样,如果还可以,他们愿意借给我们钱,把这个店和房子一起买下来。

    我们在老宋家门口停下来,我跳下车,到店里找到老宋,说我哥哥嫂子要来看看他的店和房子。老宋很高兴,迎到门口,让我们看了店,还带我们看了他的房子。

    老宋居住的房子和店是连着的,店里有一扇门通往住屋。一共有两间卧室,其中一间的窗户已经被封死,里面漆黑,老宋打开灯,这间房子堆了很多货,还有一张单人床,看起来既是卧室又当仓库用。

    南面左面是厨房兼餐厅,右边是老宋夫妇的卧室。餐厅有一个楼梯通向地下室,地下室的格局和上面一样,西面和南面有两间屋,屋子整体在地下,只是在接近天棚处开了一扇三十厘米高的小窗户。对应一楼餐厅的位置是个锅炉房,里面有一个取暖用的大油炉。地下室没有装修,水泥墙面裸露着。

    我们要求看看便利店下面的地下室,老宋犹豫了一下,打开了通往便利店地下的门。门一开,一股阴冷发霉的气味扑面而来,里面黑咕隆咚。老宋站在电闸前捣鼓了半天,最后对我们说,电门坏了,改日再看吧。

    看完店和房子,我们一行告别老宋继续赶路。

    路上大家认为,如果能让老宋把价格降到三十四万,如果生意不错,可以考虑把这个店和房子一起买下来。这样不仅解决了生意和居住问题,并且也不用担心房东涨房租了。

    回到家,我给金先生打电话,我把我的想法跟金先生说了,他答应同宋先生商量后回我电话。

    很快,金先生回电话说宋先生同意把价格降到三十四万,问我现在可以签合同么?我说考虑一下给他回电话。

    放下电话,我告诉雁,老宋已经同意了三十四万。雁想了一下,让我给表哥打电话,问他们能借多少钱给我们。我打电话问表哥,表哥说可以借给我们十几万。放下电话,我和雁一算一下,从表哥哪儿借一点,加上我们自己手里的钱,再贷些款,钱应该问题不大。目前马上跟金先生签合同,签了合同我们就可以开始蹲店,验房。

    我给金先生打电话,金先生非常高兴,他说一个小时后他到我家楼下接我去他们公司签合同。

    一个小时后,金先生准时来到楼下,我跟他到了他们公司,正式签订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给我一周的时考察生意好坏,这包括蹲店,还包括检验买方的所有经营账目、经营记录;如果蹲店结果满意,将请验房师验房;验房满意后,我要付给金先生三千块加币,然后,金先生负责给我办贷款,在贷款期间如果买方反悔,三千块加币不予返还,卖方有权力要求买方赔偿一切直接间接损失。考察便利店的时间从下个周一开始。

    星期一早上五点我们就起来了。雁准备一天的吃喝,我简单地锻炼了一会儿,匆匆吃了早餐,六点钟准时出发。

    从我们住的地方到老宋家大约六十公里,这是我买车后第一次长距离驾驶,虽然已经去过两次,但都不是自己开车,开起来还是很紧张,生怕走错了路。我们虽有GPS导航系统,但GPS的指示常常不很清楚,一不小心就会走错路。

    还算顺利,我们在七点前赶到老宋家的店。

    推门进去,早上是老宋值班。老宋看我们来了,搬了两只凳子放在收银台后面让我们坐。我告诉老宋,他做的每一笔生意都要告诉我,我要知道他卖的是什么,卖了多少钱,每一笔我都会做记录。老宋说可以。

    早上的生意不多,有几个人来买牛奶和面包,还有几个人来买报纸,他卖一笔,我在我的本子上记一笔。没人的时候,我们也试着用法语唠嗑。

    他说他在韩国的时候开了个小小的书店,生意还可以,可他总担心哪一天北朝鲜会在中国的支持下打过来,小时候战争的印记太深了。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怕儿子去服兵役,所以下决心移民。到了加拿大他就开了这个店,一干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他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小镇路口的购物中心,他要到那里进货。他说他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他想卖了店到蒙特利尔城里去买个公寓房住。

    我试探地问老宋:“你干了这么多年一定很有钱,卖了店,可以到城里买个大房子住。”

    老宋说:“没有什么钱,只有这个店和房子,到城里买个两室的公寓房也要三十几万,剩不下多少钱了。”

    我听老宋这样说,心里暗自“咯噔”一下,老宋干了十五年,如果象金先生说的那样,每年净挣八万加币,十五年下来怎么也有一百多万加币了,他又不旅游,怎么会没有钱呢?

    几个小时过去了,老宋的妻子从住房里出来替换老宋。

    快到中午了,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客人主要买烟和酒。她家的烟很好卖,很多人一买就是一条。成条的烟卖的多并不是好事,因为利润只有百分之十二左右,远低于便利店平均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很多来买酒的人还带来旧瓶子退掉,这些旧酒瓶子带有一种特别的臭味儿,老宋妻子边清点旧酒瓶子边皱眉头。

    看她忙完一阵子,我对老宋妻子讲:我希望她每卖完一笔,都要告诉我品名和价格。她很不高兴,她说我干扰了她的业务。如果我们这样要求,她就不卖店了。

    我对她讲:“卖不卖店是你的决定,我的要求不会改变。”

    我们冷战了片刻,有客人来买东西,我在观察老宋妻子的最终态度。她收了客人的买货钱后,马上把所卖货物的品名、数量、价钱告诉我。看来她虽然不喜欢我,但还是想把店和房子卖掉。

    我们之间的气氛有所缓和,我和老宋妻子唠起家常。

    老宋妻子说她在韩国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来蒙特利尔后参加移民局的法语班,才学了一年的法语,现在每天坚持查字典看法语报纸。接着话题又转到卖店的事,她说她比老宋小十岁,才五十五岁,她不想退休,她很喜欢住在这儿,是老宋干不动了,想搬到城里。

    我感觉这女人这番话是用了心的,看得出她心里很想卖店,但为什么又总是要表现的舍不得呢?如果是有意做给我看的,那她心里在担心什么呢?

    下午老宋吃了午饭,出来换他老婆回去。雁也从外面进来换我到车里吃饭休息。

    回到车里,从背包里拿出准备的饭,饭已经凉了,吃几口,剩下的留作晚饭。然后把座椅向后调,感觉宽敞不少,这个空间可以让腿脚舒展开了。一上午蹲在店里,非常乏,需要休息一会儿。

    一闭上眼,老宋夫妇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心事重重不露声色,一个看似简单却颇有心计。慢慢地,我睡着了,睡了大约一个小时,一阵吵闹声把我惊醒。我支起身子,从车窗往外看去,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在便利店门前喧闹着。老宋站在店门前,冲着这帮孩子挥着手,嘴里嚷着让这些小孩离他的店远一点。这些孩子,骑着自行车,快速地在老宋面前转来转去挑衅示威,嘴里还高声叫骂着:“韩国佬,滚回去!”雁也从店里出来,站在老宋旁边。我见状,从车里走出来,走到老宋身边问老宋:“出什么事了?”

    老宋说,刚才这几个十几岁的孩子,一下子涌到店里,他们相互作掩护,偷了几块糖就想溜,老宋早注意他们了,他挡在门口,让他们把糖交出来。这些孩子交出了糖,但他们不甘心,还想闹事,发泄一下。

    这群孩子以为我和雁和老宋是一家的,感到占不了什么便宜,就一哄而散。老宋被气得手在微微颤抖,嘴里还安慰我们:“这些小东西,吓唬吓唬他们就不敢来捣乱了。”

    回到店里,老宋突然问我:“你知道我靠什么赚钱吗?”

    我摇摇头,老宋示意我跟他来到放饮料和水的货架:“这些是最赚钱的。水,我进货成本一毛多钱,你看我卖多少钱?两块;饮料,我进货成本四五毛钱,我卖三四块钱。你说我这个店赚不赚钱?”

    回到收银台,我翻看我们做的记录,发现这个店卖出的主要商品是成筒的烟和整箱的酒,水和饮料并不多。

    到了五点钟前后,店里的客人陆续地多了起来。老宋妻子出来替换老宋。来的客人大多是下班路过的居民,他们回家前,顺便在店里买一点罐头、宠物食品什么的。

    这时,进来了几个长的像洋娃娃那么可爱的六七岁的小女孩,她们笑眯眯地来到糖果柜台,叽叽喳喳地指点着着她们喜欢的糖果,她们的神情简直就像是刚从天上下来的小天使。

    “走走走。”老宋老婆指着门口让这几个小姑娘出去。

    “我们有钱。”小姑娘从口袋里七凑八凑掏出几分零钱放在柜台上。

    “钱不够,赶快出去!”老宋老婆大声地让孩子们出去。

    “我们只买一颗糖,行么?”一个小姑娘嫩声嫩气地央求。

    “回家问你们父母要钱去。”老宋老婆不为所动。

    我实在太喜欢这几个漂亮的小孩子了。国内的孩子现在根本不稀罕这种廉价的软糖,而在这里的孩子们是多么渴望能吃一块呀。我掏出钱给她们买了糖,孩子们拿了糖,开心地谢过跑了出去。中国人把孩子当成了小皇帝养,在加拿大很多父母不仅不管孩子,有的甚至把政府给孩子的奶金也买烟,买酒,抽了喝了。许多孩子们将来不会照顾年迈的父母,跟这些父母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没有给过他们关爱也有关系。

    “你不应该给孩子买糖,这样过几天她们还会来要糖吃。”老宋老婆对我的做法很不以为然。

    这一天,我和雁一直等到晚上十一点钟老宋关店门才离开。

    夜里,小镇一片漆黑,我打开远光灯,周围黑黢黢一片,找不到参照物,我只能按照GPS导航系统指示的方向行驶。

    夜里很冷,车窗慢慢地起了雾,外面越来越模糊。糟了,我还不知道这个车的除雾开关在那里。雁看不妙,抓起一条毛巾用手除车窗上的雾。开到了高速公路,车速每小时一百多公里,我仅靠模糊的视线驾车高速行驶,极度的惊恐让我浑身冒汗,内衣已经被冷汗浸湿,浑身僵硬地发抖,身体紧张得无法控制。

    在万分紧急之中,我想起车窗的雾气应该是由内外温差导致,我用左手摇下了我这边的车窗,让雁摇下她那面的车窗,冷风吹了进来,车前窗的雾慢慢消失,视线恢复正常,悬着的心松弛下来。

    冷风呼呼地向我们身上吹,我和雁冻得发抖。

    “多伦多?”雁轻声地读着前方的路牌。

    我抬头看路牌,果不其然,我们行进在去多伦多的方向。刚才一阵慌张,走错了方向,我们应该是前往蒙特利尔,而不是多伦多方向。

    “下高速,让GPS重新定位,”雁提醒我。

    我降低车速,从下一个出口下了高速公路,进入一个漆黑的小镇,我们按照GPS的指示,在小镇里转过来转过去,足足转了二十多分钟,才找到了通往高速的匝道,进入通往蒙特利尔的高速公路。

    回到家里,已经下半夜一点多了。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一口气喝干,倒下便睡。早上五点钟醒来,雁已经在厨房准备饭菜了。六点钟我们出发,七点前我们又来到老宋的店,开始第二次蹲店。

    推开店门,收银台后面站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她说她是老宋的女儿。我知道老宋有个女儿在康大读大学,想到女儿将来也可能上康大,我问老宋女儿从这里如何坐车到康大?她告诉我可以坐火车,也有长途汽车,每天早上六点三十从镇口发车。老宋的女儿英语很好,我们交流也很容易。

    客人来了,老宋的女儿忙着接待客人。我以为他父母已经告诉她我们跟店的一些要求了,就等着她忙完这一阵子告诉我们卖出的商品名称和金额。

    她卖完了货,完全没有报告我们数据的意思。我只好向她重申我的要求:我希望她把每一笔买卖的商品名称和价格告诉我,以便我做记录。

    没想到,她听完我的话后竟大发雷霆,她对我大叫:“我们不欢迎你们来蹲店,你们需要什么经营数据可以问金先生要,我们韩国人从来不欺骗人,不像你们中国人愿意骗人。我也不希望这个店卖给你们中国人。今天我看店,我不希望你们坐在我边上监督我工作。”

    我和雁被这突然的歇斯底里惊呆了,好一会儿我才回过神儿来,我被她的无礼激怒了,我高声厉色对她说:“你知不知道我和你父亲签了合同,我们来蹲店是合同的规定。如果你们履行合同规定,是你们欺骗我们,而不是我们欺骗你们。”

    老宋女儿被我说得哑口无言。我拿起电话给金先生打电话,我将这两天老宋老婆和女儿的言行告诉金先生,金先生听罢,劝我不要着急,他本人会马上过来。

    九点钟左右,金先生来到店里,我们简单地交换一下意见,他走进老宋的住房。

    过了一会儿,金先生和老宋一起出来了。金先生告诉我,老宋已经向他表态,今后绝对不会再出现昨天和今天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蹲店期间,他不会再让他女儿看店。并且,他觉得我和雁每天很辛苦,他请我们到里面休息,中午、晚上可以用他的微波炉热饭。

    从星期一到星期三,我们在老宋的店蹲了三天。这三天的营业额都在一千四百多,从星期四到星期天,一般来说营业额都比前三天好,所以从蹲店的结果来看,一年保证五十万的营业额应该没有问题。

    根据合同,蹲店结束后应该开始验房。我打电话给金先生,让他找验房师验房,金先生说他有一个他用了很多年的验房师,但验房费用得由我出,验房费用为五百加币。我说可以。然后我们约定了去老宋家验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