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许靖真的很好用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一卷我本孝廉郎一千零一十七所以许靖真的很好用许靖其实挺艰难的。 因为名声实际上已经破产,全靠一张老脸撑着,没有这张老脸,许靖就什么也不是。 好在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不敢真的和他撕破脸,所以他还能继续维持自己的地位。 说起来,许靖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被郭鹏选择成为了礼部尚书。 这个职位很重要,掌握着公府复试之权,而公府复试对于一直都在走孝廉茂才之道的士人来说更加重要,重要性不言而喻。 交给自己,真的可以吗? 皇帝在想什么? 当然,许靖也不是心里没有数。 他来到洛阳之后就根本没想过高官厚禄,只想着维持一份俸禄,在洛阳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内安度晚年。 如此,也不枉费他废了名声也要求活命的代价了。 可没想到,郭鹏居然还要启用他来做高官。 这个两千五百石的部堂级高官,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和权力,是一个人情往来非常频繁的部门,在尚书台内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崔琰因为占据这个职位,所以差一点就要变成士人领袖了。 田丰就是联合崔琰之后得到了礼部的支持,得到了不少士人的支持,所以才有底气和程昱对着干。 现在自己掌握这个权力,真的可以吗? 许靖有一点点担心,有一点点迟疑。 但是当郭鹏下令给他让他开始选拔官员的时候,他忽然意识到他之所以被选中,就是因为他如今的处境。 因为这个处境,所以他没有任何危害。 他掌握这份权力甚至是人畜无害的,而且就算犯了事被拿掉也是轻轻松松,不会受到任何阻碍,也没什么人会反对。 这就和田丰还有崔琰不一样了。 田丰和崔琰有成为领袖的可能,而他,不可能。 同理,可能张昭被选为吏部尚书也是这个原因。 许靖想的是对的,张昭也想到了同样的可能性。 自己从一个地方郡守忽然间完成了意想不到的跨越,一下子飞升进入了中央实权部门,空降成为吏部尚书,成为天官。 这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局面。 张昭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中央。 他本来以为自己最后也就是个郡守,甚至不如鲁肃,一辈子也就如此了。 但是没想到,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却得到了这样的机遇。 这是多少人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好事啊。 张昭交接了河东郡太守的工作,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洛阳,受任吏部尚书,走马上任。 看着满是用异样眼光注视着自己的尚书台官员们,张昭知道,自己真的是走了大运。 毫无根基的进入中央,甚至可以说,自己成为了那些后来者们无比渴望的【根基】。 这是要成为徐州士人领袖的局面吗? 得知自己将和许靖一起为朝廷选拔官员填补空缺的时候,张昭忽然意识到这是皇帝陛下在给他机会。 给他一个拉拢帮手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的机会。 所以在受任离开皇宫的路上,处境一致的弱势团体两人就聚在一起说起了话。 “子布,你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进入尚书台做尚书吗?” 许靖拉开了话匣子,主动和张昭说话。 张昭看不太起许靖背主求荣贪生怕死的行为,但是也不敢驳了他的面子,。 来乍到,根基浅薄,谁也不好得罪。 哪怕是本身没有什么根基的许靖。 于是张昭怀着异样的情绪回复了许靖。 “在下当然不曾想过会有这样一日,虽然之前担任了两千石之郡守,但是天下郡守无数,吏部尚书唯有一人,这如何能相提并论呢?许公也是如此认为的吧?” 许靖自嘲般的笑了笑。 “你好歹还是个两千石的郡守,而我,不过是个一千石的太学教谕罢了,没有什么实权,也没什么值得称赞的功绩,怎么就做了礼部尚书呢?” “这……陛下的想法,不是我等臣子应该随意揣度的。” 张昭踢回了皮球,不接话。 许靖看了看张昭,微微笑了笑,摇了摇头。 “子布,我把话说开一点,像我这种背主求荣名声尽毁之辈,连垂髫小儿都看我不起,所有士子不过是看在当年月旦评的份上给我保留一份颜面,我又怎么能堂而皇之的在他们面前倚老卖老呢?” “许公……何必如此。” 张昭知道许靖说的是实话。 自己也是看在当年月旦评的面子上,给他一份颜面,不说破。 结果他自己倒是说破了。 许靖其实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原先的名望,以及名望所带来的政治号召力,实际上已经完全破产了。 不少人不仅鄙视他,还对他心怀怨气。 因为曾经的月旦评,很多人不得不为他维持一份虚假的影响力,以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明知道许靖是个卖主求荣之辈,明知道他没有任何值得大家继续尊敬的必要,可还是不得不面对他,露出笑脸,弯腰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