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妹子够前卫
“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古代登基称帝的帝王一共有500多个皇帝,平均寿命39岁,史书记载寿命最长的也就89岁。驻扎在的莲花山将军做了皇帝,而且活了一百多岁,岭南地区除了赵佗,没有其他人做皇帝了。”西野非常肯定地说,“南越王国雄据与西汉王朝对峙了95年。汉武帝初年,南越王国因继承人产生内讧,让汉军趁机给灭了。” “这么说,这个将军就是赵佗无疑了。以后给游客解说时,我得把莲花山的龙脉传说改一改了。”老易掏出一个小本子记下了“南越武帝赵佗”,“小兄弟,你这些资料是从哪里弄到的?” “在广州有个南越王博物馆博,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关于赵佗的介绍得非常详细,出土的文物中有一颗南越文帝行玺,会让世人相信在莲花山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老易,如果有机会来广州,我带你去看看。”西野继续往地衣圆包顶上走去。 “好的,等莲花寨森林派出所有人接手管理工作的时候,我一定会到广州来找你蹭饭的。”老易笑了笑,“退下来了,我就写一本回忆录,只怕我文化程度不够用……” “有心去做行了。你可以口述,找人整理啊。” “求人帮忙很难的,这些年我受的气够多了。” “这样吧,你把草稿写好,等下次我回来的时候,义务给你整理润色一下,就可以出版了。” “现在出版社不是都要作者自己掏钱,才愿意给出书的么?” “出版费用你不用考虑的,我给你赞助一笔就是了。” “那太好了。”老易高兴得合不拢嘴,“回忆录取个什么名字好呀?” “让我想想……湿地守望者?” “太文艺了,没有个性,引不起读者的兴趣。” “深山里的武林高手?” “更不行,有自吹自擂的嫌疑,要是真有会功夫的游客前来挑战,我未必能每次都能赢的。” “莲花寨主?” “土匪习气,要不得。” “一时半会我也想不出更好的书名,等你完稿了,再定书名也不迟。” “我想给回忆录取个《老易不易》,怎么样?” “嗯。有深度,有内涵,读者一看书名,就有悬念,会带着疑问去看内容的……就用这个吧。”…… 而陈玉良、玉漱则抓紧时间拍摄周围的景色,尤其是对那刻有小篆的石板做了特写,还拍了视频,与西野、老易两个拉开了一百多米的距离了。 “你们两个快点上来呀——”西野大声喊道。 “我们不上来了,风太大了。”玉漱在下面应答着,她将丢弃的青苔又重新覆盖在石板上了。 “是不是走不动了?”西野问道。 “嗯,要不你下来背背我?”玉漱慢慢向上走着,其实她哪里是走不动,是想测试测试一下西野的耐心。 “玉漱,只要你不怕羞,我就敢背你到山顶。”西野小跑了回来,很快就到了玉漱所在的位置。 “来,背我。”玉漱真的伸出了双臂,朝西野扑了过来。 “我的天啦,这妹子也够前卫的。”西野寻思道。 他一转背过来,玉漱就跳到背上来了,双手交叉放在了他的胸前:“亲,我只想体验一下被你背着走的感觉。” “哦。”西野抓住了玉漱的双腿,一步一步地朝圆包顶上面走去。 玉漱的脸和身子紧贴着西野的背脊,背起来也轻松了许多,不到一百斤的体重压在背上算得了什么,不就是一个小meimei么? 到了上面,除了几处低矮的灌木丛之外,还有八棵成半圆形分布的古柏,它们苍劲挺拔,格外显眼。或许是风力过大的原因,古柏的高度当在10米以下,正所谓树大招风啊! “老易,这古柏有多少年了?”玉漱从西野的背上飞了下来,一落地就问。 “据原土著苗民说,柏树自秦代以来就有了的,树龄当在千年以上了。这里在明朝末年都还有一群专门的守陵人,不过这些守陵人非常神秘,行踪不定,没有谁见过他们的真面目。”老易抬头仰望如贝壳一样的树冠。 “除了天子陵寝前种松树,诸侯王以下一般是在墓地两侧种柏树,可这里的柏树却植在坟头,好特别耶。”玉漱绕着古柏转了一圈。 说起坟墓种柏树的传统,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相传远古时期,有一种叫魍魉的恶兽,性喜盗食尸体和肝脏。每到夜间,它们就出来挖掘坟墓,取食死者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