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剧社(3)
第一个短剧叫《扬州十日》,以甲申之变公元1644年满清进入北京城为背景。幕起时崇祯帝吊死煤山,清军入关,占据了北京城,一面旗帜上写着“君父之仇”,一面却把崇祯帝的真太子说成假的,直接推出去砍了。 第二幕,清军南下,史可法率扬州军民抗清,大义凛然,大败清军。后清军攻破扬州城,杀老人、杀婴儿、杀妇孺,抢金银财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扬州城被烧成了一片废墟。 最后一幕,一个瞎眼的扬州老妪在地上痛哭流涕,说是自己的老伴、儿子、孙子都被清军杀了,自己的儿媳妇也被清军糟蹋了,说清军在扬州杀了四十万汉人,连僧侣也不放过,禽兽不如,最后瞎眼老妪也撞死在了城墙边。 短剧结束后,底下观看的百姓、军士们变得十分安静,一个个红着眼,许多人甚至流下来了泪来。 张大头垂着头,紧紧的闭上了眼睛,眼泪打湿了他眼前的草地,周围的同伴却没有一个人笑话他。 刘五更是双拳紧握,眼神狰狞,双目似要喷出血来,样子十分吓人。 下一个短剧叫《剃发》,一伙清军拿着刀进了南京,强迫每一个人都必须剃头。一个人拒绝,马上被砍头,又一个人拒绝,被砍头。最后直到所有的人都剃了头发,清军才离开而去。 结束时,一个老者捧着自己剃下来的头发嚎啕大哭,并悲惨地说道:“我祖祖辈辈活在这片土地上多少年了,头发从来都是这个样子,没想到老了老了,却被人剃掉了我的头发,我该如何面对我的祖先啊!”说完老者也用一条绳子自缢了。 这可是真真实实的事情,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剃发令一下,江南不知有多少人自缢身亡,奋起反抗者此起彼伏。 观看的人群中响起了一片抽泣声,就连观看的顾炎武和冒襄也是眼眶红了起来。 接着就是一伙清军进了村子,搜查“明匪”。他们当场每一个人,头上没有辫子的就被杀了。一个和尚路过,也被他们拉住杀了,村里的一个秃子被他们抓住,也被杀了。接着清兵吃一户人家的羊rou。吃完后主人向他们要钱时,他们说道:“你家里私通明匪,你也是明匪!”他们立刻把他当作“明匪”杀死了。村子里的人想了个办法,大家用酒把清军全部灌醉,杀了他们。最后村里所有的人拿起清军的大刀长矛,妇女小孩拿起菜刀赶来,大家都宣誓要同满清鞑子“血战到底”。 观看的百姓和军士不时摇头叹息,不时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心中充满了对满清的厌恶和仇恨。 观看的人情绪都是很激动。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戏剧,而是活生生的真实,发生在他们父辈身上或者他们身上的血淋淋,活生生的现实。 谢幕的演员出来,由于还没有卸妆,还穿着满清的官服,戴着满清的官帽。台下正在观看的刘五忽然站了起来,向前跑去,一边跑一边喊道:“鞑子还没有死,杀了这狗日的鞑子!” 刘五坐在前排,距离舞台本就很近。就在众人惊诧的瞬间,刘五已经窜上了舞台,抓住了演员,拳打脚踢起来。 台上台下的众人都是一愣,赶紧上前,拦住了刘五。演员倒在地上,护住了头部。众人上前,赶紧把狂怒不已的刘五拉开,众人接着把演员扶了起来。 几个士兵拼命把刘五按住,张大头上前就是一记耳光,大声怒喝道:“刘五,你小子疯了吗,这是在表演戏剧,不是真的!” 台下的观众都是站了起来,有人大声喊道:“这位军爷,这确实是在演戏,你打错人了,快给小哥道个歉吧!” 刘五这才清醒了过来,军士们放开了他,刘五红着脸上前,垂泪说道:“这位兄弟,我一时情绪激动,触景伤情,做下错事,就请你原谅我吧!” 张大头也赶紧说道:“兄弟,他一家人都被清兵杀害了,就他一个人年龄小,逃了出来,还请你原谅则个!” 演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他揉了揉胳膊,苦笑道:“这位大哥手脚好重!不过不知者无罪,咱们都是苦命之人,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冒襄上前,看了看演员的伤势,见没有什么大碍,回过头对刘五说道:“这位军哥,他一家也都是为鞑子所杀,说起来你二人同病相怜!以后不要再这么冲动了!” 刘五赶紧点头答应,上前拍了拍演员的肩膀,二人同病相怜,都是各自摇了摇头,苦笑了起来。 一个坐在前面观看剧目的年轻士兵站了起来,他两眼通红,愤慨之情溢于言表,他举起拳头大声喊道:“杀死满清鞑子!杀死杀害汉人的凶手!把满清鞑子赶出关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