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头疼的事情
一九八五年,国家放开生猪经营,国有rou联厂被推向市场,国内无数的rou联厂离开了计划经济的保护日子开始难过。 一九八六年五月,漯河rou联厂厂长高风来在参加一个国际博览会的时候看到了一台日笨产的火腿肠灌装机,就把该设备买回来。八七年的八月,华国第一根火腿肠‘春都’在这里诞生。 不过火腿肠最初并不受人待见,春都火腿肠的销售并不如意。 直到年漯河rou联厂在央视花重金打了广告,火腿肠才在一夜之间风靡全国。 龙江这里地广人稀,是国家重点的粮食生产基地。 每年各个连队剩余的大量麦头子就是饲养猪的绝佳饲料,农场可以鼓励各个连队的员工大力养猪,然后总场建立火腿肠厂把这些猪收购来制成火腿肠销往全国各地。 当然广告还是要打的。 万峰开始给于国普及火腿肠的知识。 一种外面包着肠衣的rou肠,每根重量一百克,保质期可以达到一百八十天,售价在五毛到六毛之间。 于国感觉这个主意不错。 “但是设备到哪里去买?” 万峰回忆了半天,好像自己没接触过火腿肠的灌装机,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样子。 “那就得你们自己想办法通过外贸去买了,日笨就有这种设备,当然还需要一个储藏rou类的冷库,冬天我们这里不需要冷库但是夏天就得需要了,这个是投资的大头,我觉得总场要是能买到设备,这绝对是一条适合我们这地区发展的道路。” 这样连队职工养的猪能卖出去他们才会有兴趣扩大经营规模养下去,火腿肠厂把这些猪变成火腿肠销往东北三省乃至全国,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只要自己不像春都集团那样犯错误,就一定会发展下去。 “好!我把这个主意反应给校领导,再由校领导反应到总场,至于采不采用就是总场的事儿了,反正咱们把主意给他们出了。” 上午的文化课上完,中午万峰就去了师傅李友家,并且在李友家吃了午饭。 在吃饭的时候李友告诉了万峰一个让万峰吃惊的消息。 有人在龙江上和对面的苏联人已经有小规模的交易了。 “边防不管吗?” “交易地点在下游的思吉屯那一带,那里是咱们这儿边防站和下游霍尔莫基边防站的中间地段,就是边防发现赶到的时候人早跑了。” 这就是裸的走私了,上一世这种事情是绝对没出现过的。 但是这一世却出现了,而且还出现在八五年冬天,这变化似乎大了点。 难道苏联用不到到年就会动乱,到不了九一年就会正式解体? “知不知道他们都交易什么?” “好像咱们这边只要是商店里卖的东西那边都需要,这不应该呀,苏联可是发达国家,怎么连罐头好像都没有的样子?”李友疑惑地说。 苏联是一个头重脚轻的国家,它发展的重点都是重工业,轻工业对它们国家的领导来说无足轻重,因此苏联当时的轻工业只能说是一塌糊涂,自从七九年一脚踏进阿福汗泥潭里,它国内的经济状况已经是一天比一天糟,民用商品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