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章 油坊
刘胜安本身是农民,粮油加工这条路应该是比较适合他走的,可惜粮油市场要到九二年才开放,现在走这条路还不行。 虽然粮食开放还得两年,但是开油坊却没任何问题。 从八四年开始就有无数个人的冷轧油坊出现了,何况现在已经是**年了。 “你开个小油坊吧,专门卖桶装油,自己注册个商标,这辈子你就专门玩这个。” 农村人现在吃油依然延续着传统,用自己家地里打出的黄豆送到油坊换油。 一百斤豆子油坊给十三斤豆油和八十斤豆饼。 油坊名义上是赚加工费,一百斤豆子一斤几分到一毛左右的加工费。 其实油坊有很多赚钱的道道。 热轧油坊一百斤豆子可以打出十六个油,它最多才给十四斤油,这样油坊在油上能有个两斤上下的赚头。 而且在豆饼上也有几斤的赚头,虽然豆饼不值钱,但积少成多数量也很可观。 但是城镇居民除了供应外如果油不够吃就只能靠黑市买油或者是到农村通过亲属买油了,直到九一年底粮票取消粮食市场完全放开为止。 那时要买豆油都是自己带着器皿,大多都是那种四方的塑料壶。 而圆形的油桶则还没有出现。 大陆桶装油出现最早的就是九一年出现在商店里的那条金龙鱼了。 洼后大集里有上千家专门做生意的家庭,这些家庭很多都是来自外地,虽然不说是房无一间但保证地无一垄。 他们的吃油全部靠买。 刘胜安只要把这个缺口补上再往城镇里销售一部分外带将威工业区里的这些工厂,一年赚个三万四万的轻飘飘。 “什么是桶装油?” “就是用小塑料桶装的油,一桶装五斤或者四斤。” “就是塑料壶呗?” 万峰摇头:“这塑料桶是圆的,透明的。” 塑料壶是不透明的,档次自然不行了。 “就是卖豆油呗,这能行吗?没看到谁卖豆油能赚钱呀?” “那得看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想在这上面一年赚十万二十万,现在肯定达不到。但如果你的目标说一年赚个三四万块钱,那没问题,我可以告诉你,不出将威你就能赚到这些钱。” 南大湾和将威地界大小工厂上百家,每个工厂都有自己的小食堂。 一个厂子的食堂就按照最经济的用量计算,也得三四百斤豆油,这还是抠得想死那种。 正常情况,一个百八十个工人的小厂一年就得个千八斤的豆油。 整个将威大大小小工厂数超过二百家。 仅仅南大湾和去年才开始启用的大小树屯中间的东山工业园区就有超过二百家的工厂。 这些工厂一年就得有十几万斤的走量。 去年的物价疯狂至今还在产生影响,在猪rou已经上涨到两块六一斤的时候,豆油也接近一块五了。 刘胜安哪怕一斤豆油就赚一毛钱,将威这个工厂一年就能让他有两万的收入。 再加上大集里那些常年住在将威的做生意的家庭,万峰的估计还是非常靠谱的。 万峰只要打声招呼,这些豆油还需要别人的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