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见招拆招
两部剧的制作水平严格意义上不相伯仲,可收视舆论一边倒,这令鹅厂视频难以接受。 “周总,这段时间的数据统计出来了,您要过目吗?”王兴杰把资料备在手上,随时准备呈递。 周泽宇放下手头的活,抬头说:“哦,蔡总监有跟我提到过,如懿属于典型的高开低走,播放量不及延禧的三分之二,口碑平平,不足为惧。” “事实确实如此,如今如懿的宣传攻势蓄势待发,周总打算如何反制。”王兴杰翻到把文件挪到跟前。 周泽宇胸有成竹道:“见招拆招吧,只要延禧一天不完结,如懿就一天永无出头之日。” “好的,周总,我出去处理点事。” “去吧。”周泽宇挥挥手打发走人。 他端起资料,大致浏览完一遍,便失去了兴趣,如懿的数据源自鹅厂方,注水严重,真实性存疑,不具备广泛的参考价值。 要想挽回收视颓势,不吆喝是行不通的,如懿宣传组很快使出了第一招——讲故事,卖情怀。 各色点击量破10万 的自媒体软文横空出世,给身处下风的《如懿传》站台擂鼓。 其中不乏直接拿延禧和如懿作对比的,有些是信口胡诌,有些则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原因无他,无非是想营造出如懿更胜一筹的错觉。 周泽宇的应对方式是对症下药,你吹嘘什么,我就戳穿什么。 你说甄嬛续作?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抄袭丑闻解释解释?一系列陈年考古贴被人扒坟,几番旧事重提,还把祸水顺带引到了《如懿传》身上。 如懿力压旧作甄嬛?有新的突破?不好意思,历史的倒车,啪啪证据糊脸上。 看如懿就是文艺内涵青年?喜欢延禧的全是肄业辍学的下里巴人?大家快来啊,这里有个装逼犯,打死他。 周迅和霍建桦倒是被人道主义放过了,你家爱豆是好爱豆,但这剧不是好剧,我们饱受烂片祸害,要团结在统一战线上。 拉拢一派打击一派,才能在舆论上取得上风,周泽宇深谙其理,他把《如懿传》拆分成几个粉丝群体,原着粉、爱豆粉、甄嬛粉统统不理会,唯独对影视剧粉动刀子,使其孤立无援。 起先的骂战多数是零星点落,在双方水军的唆使下,逐渐升级到了组织规模化,微博甚至开设了专门的话题栏讨论延禧如懿孰优孰劣。 倒不是因为鹅厂公关钱没给够,只是两者出身不同。 《如懿传》从预热到正式上映可谓是万众瞩目,原着出自知名作家之手,拥有相当扎实的粉丝基础,又附带甄嬛光环,从制片方发行方再到演员阵容,妥妥的流量IP巨制,实在想不到扑街的理由。 反观《延禧攻略》,一个有污点的编剧,一堆面生的主演,充其量是高配网剧,没指望能掀起惊涛骇浪。 人们总是本能地同情弱者,而鹅厂自恃凌弱的黑历史积怨已久,很多人只是单纯地想看麻花藤栽跟头而选边站队,本身是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