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重游金陵
李白带着儿女功德圆满地离开了楚州,这一行没有白来。李白心想,实力的突破还在其次,主要是结识了这么多的宗师,这么有血性,有侠义的人,让李白觉得这趟来得够值。这些人,可歌可泣,李白对他们敬重。最后还撮合成了一段姻缘,就更令人愉悦了! “父亲,我们终于要去金陵了吗?”平阳问道。 “是啊。”李白驾着马车走在路上,有些唏嘘。 南下金陵,李白几人走了几日,终于是来到了金陵城! “好大!”平阳和伯禽惊呼道。 两个小孩子远远地看着这座群山环绕的城池,觉得自己渺小。 “我们只能入外城的一个的区域”李白道,“其他地方不可以乱走的。” “那也太大了。”平阳道,“父亲,这里比洛阳还要大吧?是不是大唐最大的城池了?” “还可以吧,应该是和洛阳差不多的。”李白道,“长安城比这里还要大一些呢。那才是我大唐第一大城池!” “好想去长安看看。”伯禽道,他和平阳都很向往那座城池。 “日后有机会,我会带你们去。”李白道,“好了,我们进城了。” 经过了盘查,李白和儿女们进了城池。 李白想了想,还是去找了一个旅舍住下。 梓香楼是妓院,不好带着孩子去。至于赵闯那里,李白也知道了些什么,当年李白离开金陵,到了扬州就毒发倒地,要不是被野祜翰救了,就死了。 或许不是赵闯的本意,是黑袍人那些人做的?还是古长夜他们还是他们本来就是一伙人? 这么些年过去,李白也猜到了一些东西。 “几位是住店还是吃饭?”掌柜是个胖子,一见李白进来就笑眯眯地道。 “住店。”李白道。 “好嘞。”掌柜笑道,“几位是要一间房还是?” “一间就够了。”李白道。 “好嘞,小三,去给客官找一间上好的客房。”胖掌柜笑道,“请客官预付五天的费用。若客官住不了这些时日,我也会退给您的,若是住的更长,也会另行收费。” “五日的。”李白点头问道,“多少钱?”自己也差不多呆五日,这个掌柜看人挺准。 “一百个大钱。”胖掌柜始终是笑眯眯地道。 “一天二十个大钱。”李白心道,“比以前贵了不少。” 李白拿出一两银子给了胖掌柜,之后跟着小厮进了房间。 “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小厮客气地道。 “好。”李白点点头,让小厮走了。 “父亲,是出去吃还是要些饭菜吃?”伯禽问道。 “就知道吃。”李白笑道,“先洗漱休息好了,吃点饭。晚上再出去吃,金陵城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宵禁的。” “不会宵禁?有夜市吗?”平阳问道。 “当然了。”李白微笑道,“你们先在房间呆着,我去吩咐烧些热水,做一些饭菜。” “好。”两个小家伙乖乖点头。 李白出去,找到掌柜请他吩咐让人烧些热水洗漱,之后做些饭菜送去。 胖掌柜要了些钱财,“客官是外地赶了不少路程来的?”他最是喜欢这种客人。 “没错。”李白点点头。 “客官以前来过金陵?”胖掌柜接着问道。 “没错!”李白道,“你认识我?” “不认识。”胖掌柜摇摇头道,“不过确实看着客官面熟。” “向你打听一件事。”李白道,“现在的刺史可还是张刺史?” “是。”胖掌柜道,“还是张刺史。” “蔡家还在吗?”李白问道。 “看来客官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情?”胖掌柜笑道,“蔡家还在,有几个人撑着,不过比之以前,家道差了许多,当年蔡家做的恶事,自然是有恶果的。” “你也知道那件事?”李白问道。 “金陵城谁人不知?”胖掌柜叹道,“张刺史的千金和高子方的故事,谁听了不惋惜一声。” 说到这儿,胖掌柜看了李白一眼,又仔细打量审视着李白。 “你是李公子?”胖掌柜惊呼失声。太让人震惊了,李公子回来了! “你认识我?”李白笑问。 “谁人不识君?”胖掌柜激动地道,“当年寒夜率领全程人去刺史府为越小姐和高公子正名的,就是您啊!” “我也是为了给自己正名!”李白摇头道。 “可是正是因为您,我们才知道了越小姐的事情,知道了蔡家所做的无耻行径。”胖掌柜激动道,“您竟然回来了,您可知道,高公子和越小姐坟前的桂树,便如焦仲卿和其妻刘氏坟前松柏一般,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了!许多人去了,都感慨他们的故事,自然也知道了李公子您了。” “是吗?”李白回忆起往事,失神道,“有机会我当去他们夫妻墓前上一炷香。” “张刺史可还好?”李白缓过神来问道。 “张刺史的身体大不如前了,您也知道张刺史经历了丧女之痛。”胖掌柜扼腕长叹,“要不然我们张刺史身体也不会因思虑愧疚而垮了。”张刺史也是金陵的父母官,金陵周围都是夸赞张刺史为清官好官的。 “我得去看看。”李白心道,“或许能疏导一二。” 胖掌柜看着小厮过来,道:“李公子,热水烧好了。” “嗯,先让孩子们洗洗身子,麻烦掌柜派人照顾了。我得出去一趟。”李白道。 “好,李公子。”胖掌柜点点头。 “拜托了。”李白再次嘱咐道。 “在我的旅舍,不会出事的。”胖掌柜拍着胸脯保证道。 “多谢了。”李白道,而后出了旅舍,李白甚至动用了轻功,急匆匆赶往了梓香楼。 不知道鸨母和宁玉怎么样了,李白赶到了梓香楼时,梓香楼一如既往地热闹,各种客人,高门贵胄和平常人家的男子,往来于梓香楼。 李白刚进去时,就有一个女子前来询问。 “这位客官,有什么需要吗?”女子笑问。 “我找你们的鸨母。”李白笑道。 “找我们的鸨母?”女子盯着李白笑问道,“你认识这里的鸨母吗?” “认识,是老熟人了。”李白笑道,“宁公子还在这里吗?” “宁公子?”女子笑道,“你说的是我们梓香楼的以前的鸨母,已经不在这里了。” “不在这里了?”李白问道,“他们去哪儿了?” “鸨母已经和宁公子去了金陵城郊,他们买了一块地。”女子有些羡慕地道,“他们算是过上了不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了。” “原来如此。”李白接着问道,“是去了城西郊吗?” “没错。”女子点点头。 “多谢了。”李白拱手道,正要离去。 “李公子,是你吗?”一个女子问道。 李白转过身去,看着一个很是面熟的女子,一时有些想不起来了。 “李公子不记得我了?”女子笑道,“卢子姗。” “子姗姑娘。”李白行礼,想了起来,当年是卢子姗和其他几个女子救了江边的自己,韩璐……李白突然想起了这个女子和古长夜,这两个人很是神秘,似乎能在历史的时空不断穿梭。 “鸨母。”接待李白的女子对卢子姗道。 “你先下去吧。”卢子姗微笑道。 女子称是下去了。李白笑问道:“你成了梓香楼的鸨母了?” “鸨母走前把梓香楼交付给我了。”卢子姗笑道,“没想到还能有机会再见李公子,李公子这次回来是?” “当年匆匆离开了金陵,想回来再看看。”李白笑道,“也想带着儿女来见识见识,四处看看,就重新回了此地看看。” “李公子都有儿女了?”卢子姗惊讶一下,接着道,“也是,李公子当年娶妻时小虎牙和子莹他们也去了,如今十年过去了吧?” 李白道:“十多年了。” “子莹和小虎牙他们怎么样了?”李白问道,“我听闻子莹是你的亲meimei。” “嗯。”卢子姗道,“也是缘分了,当年家里被查抄,就剩下我和meimei,分离后没想到还有机会再见,也是亏了李公子和宁公子了。” “上天的安排。”李白摇头道。 “子莹我给她安排了一户门户还算不错的人家嫁了。”卢子姗道,“至于其他人,小虎牙应该是在陈家做了掌柜,小雪球还在鸨母家中。” “古爷爷和胡爷爷那些老人都离世了,鸨母和宁公子在那里置办了宅院田地,就把那些孩子接了过来。”卢子姗道,“剩下的孩子,长大后都自己出去谋了出路,还有些孩子大人在鸨母的宅院做了杂务事情。” “古翁,胡翁走了吗?”李白回忆起这两个和善的老者,当年两个老者护佑着这么帮孩子,为孩子们奉献了最后的光热。 “李公子。”卢子姗见李白晃神,轻唤一声道,“不如我带着李公子去西郊看看。” “不必了,你还要在梓香楼主持,有事也是要找你这个鸨母的。”李白道,“明日我会带着儿女去西郊,若是你有空,也来相聚。” “好,我们这些人难得一聚。”卢子姗道,“明日闭坊一日也无妨,对了李公子,现在梓香楼改为越坊了,张刺史把梓香楼买下了。这儿的女子,都是清白人。只卖艺不卖身的,李公子可以带儿女来,也没什么龌龊。” 李白被看透了心思,尴尬笑笑道:“孩子还小,不适合流连烟花场所。” “李公子莫怪,逗你的。”卢子姗掩嘴笑笑道,“张刺史近日病重了,不如李公子去看看。” “病重了?”李白点头道,“我得去看看,既然如此,我先告辞了。” “李公子告辞。”卢子姗行礼道。 李白出了梓香楼,立马回到了旅舍。 “李公子,您回来了。”胖掌柜道,“我看两个孩子都饿了,就先给他们做了些饭菜送上去了,您要不要也吃一些,我去差人做。” “不必了,多谢了。”李白道,“麻烦你了,我回来就是交代两句,我要去刺史府一趟,就不带两个孩子了,麻烦掌柜照顾一二,这些钱给掌柜,拜托了。” “李公子这就太客气了。”胖掌柜笑道,“在我们旅舍的客人,我们自然会好好照顾,我会留心看护李公子的儿女的,钱财就不必了。” “多谢了。”李白对胖掌柜好感多了不少。 李白上去跟正在吃饭的孩子交代一番自己要去了哪里,道:“你们在旅舍好好休息,不要乱怕跑,等我回来。” “是。”平阳道,“我会照顾好弟弟的。” “好。”李白笑笑,级匆匆离开了。 李白来到了刺史府,请守卫通报:“李太白前来拜谒张刺史。” “刺史病重,不能见客。”守卫道。 “我是大夫!”李白道,“特地来给张刺史医治。” 守卫看看李白,一人道:“你进去通报一声。” 另一人点点头,急匆匆地进了刺史府。 李白等了一会儿,守卫跑出来道:“李公子,刺史请您过去!” 李白也不再多说废话,跟着守卫进去,守卫把李白引入后院内室,道:“刺史,夫人,李公子来了。” “李公子,拜托你救救我家良人!”张夫人眼圈红肿,显然哭了不知道多少场了。 “我这就看看。”李白点点头去了张刺史榻前,周围几个老者让开,显然是请来的其他大夫。 “太白!”张刺史握住了李白的手。 李白看了一眼张刺史,太消瘦了! “刺史安心,我会尽力。”李白轻声道。 张刺史点点头,李白给他诊脉,半响道:“气血枯竭了,心里疲乏了太久,精气耗空了。” “良人近年来一直忙于公务,都没有休息的时候。”张夫人道,“良人说一停下来休息,就想起越儿来。” “李公子可有医治之道?”有个大夫问道,“我听闻李公子和神医赵大夫同出一脉,医术想必比我们几个老朽高明,不知道李公子能不能救张刺史?” “张刺史于金陵之重,重于泰山。”另一个大夫道,“张刺史走了,金陵之难啊。” “几位大夫可想出了什么办法?”李白沉声问道。 “现在刺史的身体太过虚弱,虚不受补,我们本想用些补足气血的重药医治,可又担心张刺史的身体承受不住,这一补补过了,刺史就直接……”那个大夫没说下去。 “确实要给刺史进补一些补足气血的东西。”李白道,“不过气血耗竭了,再补不知道能不能留住。” 现在张刺史身体就像筛子一样,都是漏洞,补了气血也迟早漏光了。 “得治根。”李白道,“不要先补气血,先堵住漏光气血的地方。” “可是现在刺史的身体不再补充些气血,就无法维持了。”一个大夫道。 “而且我们没什么能够医治根本的法子。”另一个大夫为难道。 李白紧皱起眉头,道:“我想想。” “太白,不必为我费心了。”张刺史虚弱地道,“我的身体我清楚得很,四处通风的屋子,再也留不住东西了。干脆就直接补上一时的气血,我还能撑一段时间。” “补了你就死了。”李白道,“我得想想,你别吵我。你有那功夫,多想想张夫人,刺史想全家就只剩下老夫人一个人撑着吗?恢复点精气神,别老是想死。” “诸位,请跟我来。”李白带着几个大夫出去商议,这个时候,多一个人多一条门路,多一个办法,也许大家一起商量商量,能取长补短,找个合适的法子。 “气血枯竭,如何治本?”李白问道。 几个大夫面面相觑,一个白胡子大夫道:“张刺史是无法治本的,只能从其他方面去休养缓缓修复。” “张刺史是因为过度劳累,才耗光了气血。”李白道,“不是因为疾病。” “若是疾病还好说了,治好了疾病就好了。”一个大夫道。 “也就是说,能够补充好气血,也许张刺史能自己修复好身子。”李白道,“若是不能,用还神如何?” 白胡子大夫惊讶道:“还神方?小友有还神方的药方?” “有,不过还神方会不会刺激性太大了?”李白问道。 白胡子大夫摸着胡子沉吟道:“乱世当用重典,重病当用猛药!补气血不敢用一些人参一样猛药是怕补过了,把张刺史本就虚弱的身子补炸了,现在用猛药刺激张刺史自己恢复气血,虽然也有可能刺激得过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