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五 北上
“快!快些!莫要误了我的时机!” 自东向西的阔道上,袁尚身着亮色铠甲,时而督促推着辕车的士卒,鞭子虽举在手中,权做虚张声势模样。 这一路上,从北海城,过齐郡,渤海,车马奔波不息,连着歇脚的时间都没有,好在袁尚提前做了号令,到了邺城,赏下三月军俸,虽说辛苦些,士卒们倒是没有什么怨言。 随同袁尚的,唯有逢纪,郭图自请愿留下,处理平原城以及齐郡的后续琐碎,当初便是郭图亲自游说卜已,有郭图在,齐郡的后事多半不会受了阻碍。 北海孔融聚集众人议会,口中的倒是冠冕堂皇,什么兵者大不善,劳民伤财,若是罢了兵戈,实则百姓之福,世间之福,袁尚只听了两日,就找了个由头,让郭图留下继续应付,袁尚轻取回邺城,亲自去向父亲袁绍禀报功绩。 外臣跑断腿,不抵内臣一张嘴。 这等轻重舒缓,袁尚还是能拎得清的,传令兵一张薄薄的文书,那比得上儿子当面与父亲促膝长谈来的亲切,如今青州田楷已定,比起大哥袁谭来说,袁尚可谓是获了全功,至于北海孔融怎么处置,这便是连郭图逢纪都不能议决,毕竟,孔融与袁绍交好,如今又炫耀似的号称与袁术为敌,便是惯于揣测袁绍心思的郭图,也建议袁尚问过袁绍,再做些决定。 谁都知道,袁绍爱惜羽翼,声名的事儿,可等同袁绍的颜面。 “三公子,稍等片刻。” 快要进了邺城时,逢纪在袁尚身后将其叫住。 袁尚催马赶路,想的便是争取时间,让父亲看到自己本领,好与大哥袁谭做些比较,若是旁人阻拦,说不得袁尚一刀下去了事,见是逢纪,才耐着性子,等逢纪走上前来。 “先生,可有何事?” 逢纪如何听不出袁尚看似恭敬,实则不耐烦的意味,仍做不知,缓声道:“显甫,你既是要入城,如此打扮怕是有些不妥。” 袁尚有些迟疑,道:“先生的意思?” “来人,快些取下前日三公子的战袍,让三公子换上。” 逢纪未回应袁尚,向后挥手,便有士卒抱着旧袍来了身前,显是逢纪早准备妥当。 袁尚看到旧袍上,染着斑斑血迹,且这些学籍显是数日之前造就,绝非新近沾染,旋即醒悟,若是自己这般穿着干净铠甲去见袁绍,跟让传令兵通传有什么两样? 袁绍一直以勇武自居,逢着战事,还想以身战搏,若是青州功绩有五层分量,穿了染血战袍,多半能让五层变为八层。 袁尚当即面色变的由衷敬意,诚意道:“袁尚谢过先生提醒。” “哈哈,此是某分内之时,算不得什么功劳。” 逢纪抚着下颚短须,遂即一笑,再回过头,与身旁持着战袍士卒呵斥道:“还愣着做什么,快些给将军换上。” 果不其然,在邺城之中,等待兖州兵事战报的袁绍,听闻最喜爱的三子归来,面上尽是风尘之色,身上带着冲阵勇武的痕迹,在青州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般逼迫刘备让城,又得了青州黄巾军一部的投靠,心中想的是,袁术不是时常炫耀天命所归,白波黄巾军投靠了他吗? 你有的,我也有! 而且,这是我儿子做的,你袁术终究只是个弟弟! 又仔细的问过袁尚在青州的做为,对这个长相与自己更神似的三子,袁绍多了几分喜欢,连着袁尚的生母也被袁绍封赏了财物,时值袁绍招来许攸,田丰,沮授,袁尚知袁绍要于青州战事,再做些部署,心中闪过一念,道:“如此,孩儿先行下去,等父亲议事完,再与父亲母亲请安。” 袁绍挥手止住了袁尚,道:“哎!显甫,青州战事,你做的极好,眼下为父要做的,也不必瞒着你,正好你也来听听,若是有什么想法,也可让诸位与你提点一二。” 袁尚本就是以退为进,能与父亲一同议了军事,这彰显自己位置还在其次,更能向众人传达出一个信号。 我们三兄弟,你们可都想好了,到底支持谁!!! 如今形势,身为袁家二子,袁术称帝,让死了天子的汉室更为混乱,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甚至徐州陶谦,都宣称要声讨袁术,再加上青州孔融,袁绍觉得,身为袁家人,这领头的盟主除了自己,怕是别人也没有这个分量,今日袁绍让麾下谋士前来,正要让他们给自己出个主意,怎么着才能得了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