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索伦部
汉兴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第456章索伦部缺盐一直是东亚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大周可以依靠江南盐业补充,但仍然不能满足民众所需,以至于私盐横行。 在草原以及辽北这种远离产盐区的地方,缺盐的问题更加严重。 蒙兀人把盐当做嫁妆或聘礼,生女真更是把盐当做硬通货看待。 以前的时候,女真人占据辽南的耀盖、长复、金旅等三大产盐区,他们就经常利用盐来收买小的蒙兀和生女真部落投靠,以此增加自己的实力。 当时,完颜吴乞买给这些小部落的赏赐,也不过平均一人一斤盐而已,但这就已经足够让这些小部落的男丁为大金效力了。 如今女真鞑子已经失去了所有辽南盐场,可以拿来收买或交易的盐数量锐减,即使张顺这样有些见识的齐国人,也能大概猜到生女真对盐到底有多么渴望。 偏偏普遍实行晒盐法的齐国是最不缺盐的,因此这次出来,张顺就预计,如果真能抵达目的地,他一定会跟当地缺盐的生鞑子进行一定接触。 这个时候,带什么东西都不如带盐。 果然,听到张顺有盐,那个被俘的生鞑子双眼直冒金光,这家伙对着翻译叽里呱啦说了好大一通恭维话,意思是只要放了他,他就可以找附近的哈拉达,来跟张顺交易。 哈拉达那里有很好的人参,也有黑貂皮,往年都是女真或高丽商人走陆路翻山越岭来贸易,不过这里遭受战火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外人来过了。 俘虏信誓旦旦的说,只要给他们盐,不管是谁,都是天神派来的朋友,他们一定会友好接待。 废话说了不少,张顺冷笑连连,却是一点不信。 现在这个时代,不论是哪路鞑子,都没有能歌善舞热情豪爽好客的名声,相反,谎话连篇、欺诈成性、随时准备客串强盗才是他们的标签。 因此,张顺根本不信这个俘虏的承诺。 但他还是打算释放这个人,原因到也简单——鞑子吗,畏威而不怀德,平时他们说的话一句都不能信,但狠狠揍他们一顿后,他们就会老实很多。 特别是,你的实力能够对他们生杀予夺,且让他们明白你随时准备使用这种实力之后。 …… 释放俘虏后,张顺带人返回“大顺风”号。 然后立刻准备战斗。 这个时代,海船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大顺风自然也不例外。 张顺把自己的手下分成两队,一队由10个汉人和10个高丽人组成,这二十人装备都不错,汉人全部拥有燧发枪和佩刀,高丽人用片箭——这种轻箭射程很远,对没有铠甲的敌人,杀伤力也不错。 张顺亲自率领这些人组成“机动部队”,一旦开打,他们负责包抄生女真的侧翼,为此甚至还准备了一门从船上拆下来的捕鲸炮,哪怕生鞑子来几百人,火力上也是他们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