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图-154C
今日,被冰雪覆盖了好些天的莫斯科,终于迎来了温暖的阳光。 这样的好天气,无疑适合待在房间里快发霉的人,出来走一走,接受阳光的滋润,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李亚东起了个大早,正有此意,而且,恰好他今天也必须出个门。 谢盖尔那边传来了消息,告诉他事情已经搞定,邀请他今天前往茹科夫斯基,挑选合适的机型。 茹科夫斯基,一个苏联地名,很小的一座城市,或者说城镇可能更为合适一些。 原名叫作斯达汉诺沃,以纪念苏联著名矿工阿列克谢·斯达汉诺夫。一九四七年建镇并更名为茹科夫斯基,以纪念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先驱尼古拉·茹科夫斯基。 苏联著名的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和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都建于茹科夫斯基,日后这里还将成为俄罗斯国家航空器建设中心。 所以别看它小,作用却一点不小,苏联的航天事业从这里起步,也在这里发展壮大。 茹科夫斯基位于莫斯科的东南方,距离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不算很远,毗邻莫斯科河。 李亚东一行早上八点钟出发,抵达茹科夫斯基飞机制造厂的时候,恰好是九点钟的样子。 一座占地巨大、且戒备森严的工厂,厂门口有荷枪实弹的苏联士兵把守,正儿八经的军工企业。 谢盖尔已经派了工作人员驱车在厂门口等候,他们的伏尔加轿车不能开进去,只能停在厂外。 坐在对方一辆叫不出牌子的吉普车上、望着工厂内部一间间巨大的厂房,以及暴露出来的一台台重型机械时,李亚东的口水都差点没流出来。 这可是一座大型客机主机厂啊! 放眼全世界,类似的工厂不超过一手之数,我们耳熟能详的似乎只有两家公司,波音和空客。 大型飞机的制造,是一项异常艰难的工作,比制造小型的直升机、轰炸机等,困难得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尖端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强硬的要求,但凡你在某个科技领域略有短板,那么,注定无力研发和制造出大型飞机。 要知道中国完全自主的大型飞机C919,还是二零零八年开始研发的,以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依然研发了将近十年,于二零一七年试飞成功。 如此便能看出,其中艰难。 也能间接说明两点问题:第一,这个年代的苏联有多么强大;第二,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哪怕是三十年后,中国依然要落后诸如美帝这些发达国家很多年。 李亚东此时想的是:倘若他能将这家茹科夫斯基飞机工厂搬空、趁着苏联解体的契机,不说将整座工厂搬回去,把里面的核心资料、必要机械搞到手,那其中的价值…… 简直不敢想象啊! 如果真能办成,那他还布局什么汽车蓝图啊,投入全部精力研发大型飞机,未来与波音、空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那多彪悍? 仅此一个行业,便能让他富可敌国! 这个年代的苏联,可谓遍地是宝啊!关键这种宝藏,若是有心,还不见得就不能挖。 你说诱不诱人? 只可惜……目前时机未到,也只能眼巴巴的干瞪眼。 至于苏联解体之后,这些目前有想法的事情,李亚东肯定会尝试一番,但至于成与不成,就不怎么好说了。 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两辆吉普车,将李亚东一行载到一间巨大的厂房前停下。 这座厂房到底有多大,实在不好形容,因为李亚东的眼睛望不到边,明显是个大型机库无疑。 此时机库高数十米的巨大库门并未打开,只在下方开了一扇小门,谢盖尔、鲍里斯、阿纳托利以及他们的随行人员,站在门前等候。 “李老板,有几天没见了。” “是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众人含笑握手。 一帮老狐狸的会晤。 面对他们,胜利哥才发现自己还是挺单纯的。 “走吧李老板,进去看看,你想要的飞机,里面全都有。”谢盖尔示意。 “哦?那就好。”李亚东笑着点头,跟随他走了进去。 机库里灯火通明,地面上刷了一层绿色油漆,灯光打在上面,令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草原之中,心旷神怡。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那些分列两侧,成45度角排列整齐的大型客机,足有七八架! 这还只是一个仓库,而像这样的大仓库,刚才一路走来,李亚东可着实没少见。 人在这样的巨型飞机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乘坐过民航客机的人,大概都能明白,巨人与蝼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