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雪中送炭
圣彼得堡。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又名“列宁格勒”,至于纪念谁的,不言而喻。 只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父,曾被人当成神一样来祭奠的人物,大概永远都未曾想到,在他故去的七十年后,他的雄伟雕像,却被推翻在冬宫的青石板广场上,任人践踏。 一项伟大的基业,功亏一篑;曾经的所有努力,化为虚无。 苏联民众对此无动于衷,但来自邻邦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李亚东,心中却倍感凄凉。 这一切是列宁的错吗? 自然不是。 社会主义也并非万恶之源,日后的中国会告诉你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全民一心,齐心协力,有多么的强大。 强势于美帝,想制裁谁就制裁谁,想分裂谁就分裂谁,但这些手段放在中国身上,屁用没有。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点就是铁饼一块,老虎口利不假,但即便再凶猛的老虎,企图咬下这块铁饼的后果只有一个——牙崩口裂。 圣彼得堡市政厅前,游行示威的民众已将整个市政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大概能有上千人,都说法不责众,以这样的阵仗,司法系统就是摆设。 不是没有警察维持秩序,只是他们甚至连枪都不敢配,手里拿着警棍和防爆盾牌,肩并着肩站在一起,更像一排柱子。 死物! 此时任何的细微不妥举动,都将再次激发民怨,后果便是爆发一场动乱。 面对如此局面,别说警察们被愤怒的民众口水吐到脸上都不敢轻举妄动,就连站在他们身后的几名市政官员,即便泥巴砸在身上,也只能长叹口气,然后轻轻地拂去。 半点脾气没有。 “弗拉基米尔主席,现在该怎么办?民众的情绪越来越激烈,这样下去……” 虽然被人称呼为主席,看似来头很大,但葡大帝心里很清楚,自己在身后的这座市政厅里,只是一个小角色罢了。 市政厅的国际联络委员会主席,有什么卵用? 他能怎么办? 以眼下的形势,他能联络到什么国际组织来拯救圣彼得堡? 又有谁愿意来? 所谓的合作,是要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而现在的圣彼得堡,哪有什么利益可图? 除了混乱的政治和饥饿的民众外,这里已然一无所有。 “熬吧,熬到天黑。”他无奈的回话。 希冀着夜晚的严寒,能熄灭民众的怒火,让他们不得不离开冰冷的广场,回到自己温暖的家。 但……话又说回来,曾经温暖的家是否依旧温暖,还真的不太好说。 他们需要熬过去的不仅仅是今天,而是这整场凛冬。 天,真的好冷。 葡大帝下意识地紧了紧不算保暖的黑色风衣,他很清楚这些民众的诉求,他们需要热乎乎的食物、更多的就业岗位、与物价所对等的薪资待遇…… 但是,他给不了啊! 别说是他,就连此刻避而不见的市长本人,也给不了。 市政厅这个月的工资到现在都没发,每人领了几袋面粉和两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