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重演巅峰
“哦咳!” 李亚东本想敲个门,可门根本没关,便只能咳嗽一声,告诉厅里的人他来了。 “老板。” 陈家英赶紧迎了上来,其他人也纷纷站起身,面带微笑地望向李亚东。 “都坐呀,这么客气干嘛。”李亚东呵呵笑道:“过来逛逛,看见你们在开会。谈什么呢?” “哦,是这样的……”陈家英说着,便将几位内地导演想找钱的事情,如实地汇报了一下。 “找人投资电影?这是好事啊,我正有此意,近年来内地确实出了几倍好电影,而且过半出自各位之手,有什么好主意?说说,我很乐意投资内地电影,我娘还天天跟我抱怨没什么好电影可看,香港片不太合她的胃口。” 李亚东这番话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不可谓不大,几名导演一听皆是眼前一亮,而陈家英一听后却是一脸尬笑。 没能满足皇太后的胃口,从某种层面上讲她也有些责任呀。 “老板,关于投资的事情我刚才也跟几位导演讲过,娱乐公司这边很赞赏他们的才华,也愿意给他们投资。但几位导演的意思是想拍抗战影片,我的意思……” “抗战影片?抗战影片好呀!” 李亚东根本懒得听陈家英的意思,她啥意思李亚东还能不明白? 她想拍的是那种类似于《纵横四海》、《监狱风云》的电影。 不是说它们不好,只是以内地目前的情况,容易触雷。而且也不是眼前这几位的菜。 反而抗战电影,李亚东觉得就极为符合当下的内地市场以及形势。 说句不好听的,也可以适当地拍拍上面的马屁,这一点对于娱乐公司将来的发展、甚至是整个集团的发展,都很重要。 “可……老板,这样的影片是不是受众范围太小了点,我们很难在境外市场运作呀?”陈家英蹙眉道。 她的性格有些倔强,这一点李亚东一清二楚,但有时候倔强并不是坏事。 从商业的角度讲她说的其实没有错,只是她不明白眼前这几位不是她想要的导演,也不懂抗战影片若能拍好的巨大好处。 “那就不要境外市场嘛,内地将近13亿人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能照顾好这13亿人的生意还怕没有钱赚?” “……” 谈规模的话,陈家英就有点无言以对了。 香港不过几百万人口,还不养活了那么多影视公司? “说说看……”李亚东靠坐在软皮包裹的红木椅上,眼神扫视过对面的老谋子、小刚子、陈凯哥、张大胡子、姜闻五人,这是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也是第五代导演中扛大旗的几人,估计同样是比较有冲劲的几个,因为这次文化节还来了一些另外的导演,但并未见他们坐在这里,“有没有什么好的创意,或者好的剧本吗?” 他是真想投资,不开玩笑的讲。 内地电影确实欠缺一点大片来撑场面,都是小成本制作的文艺片也不太像话。 当然,投钱没问题,但他至少要把把关,以他的未来视野,如果他觉得可行的,那大抵上就是一部好电影。 “我有是有一个想法,想拍一部关于NJ大屠杀的电影。”老谋子说。 “哦?”李亚东眼神一亮,他记得老谋子确实有一部类似的电影,叫作“金陵十三钗”,看过,如果将那些不合时宜的香艳镜头模糊化,就堪称完美了。 当然,这是李亚东的个人感觉。可能有些观众更喜欢这些镜头也不一定。 只是他觉得如果要看这个的话,那岛国片……是吧? “剧本呢,有剧本吗?” “这个……暂时还没有。” 那你说个屁! 李亚东约莫记得《金陵十三钗》是小说改编的,但没看过原著,斟酌着说,“关于这段历史,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很震撼,就是时间长了书名一时想不起来,好像叫什么钗还是什么,你们有听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