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这么巧
“景玉啊,阿丽她们今天过来是......” 小儿子和小儿媳没有开口,奶奶率先开了口。 对于条件不太好的小儿子,童桂香可是cao碎了心,只能让大儿子帮衬一下。 “妈,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也不是计较的人。房租什么的就算了,造房子的钱,我们能帮的肯定帮。我就要有发和爱丽一句话,新房子造好之后,给不给你们两老留两间房子?” 耐心等婆婆说完,王景玉也是干脆利落,直接问了弟媳两人一个问题。 “肯定有两间啊,他敢不留。” 坐在那里安静听着的周福根,难得硬气地朗声喊了一句。 如果算地基的归属,老房子的一半都是他们夫妇的。 “爸,我怎么会不给你们留房子。大嫂放心,等我们新房子造好,肯定有爸妈的两间房子。” 无缘无故被老爹顶了一句,感觉被大嫂误解的周友发振地有声地承诺道。 别的不说,周友发自觉孝敬父母那是天经地义,根本没有想过别的。 他旁边的李爱丽张了张嘴,却是什么都没说。 其实她的想法是,大哥家里条件这么好了,公婆完全可以和他们一起住。 但是,现在有求于人,她却是不能开这个口,要不然公婆都不会帮他们说话。 “行,咱们写借条的时候,这一条也加进去。” 不容丈夫说话,王景玉将准备好的纸笔递了过去。 面对突然强势的大嫂,周友发夫妇只能写下借条凭证,毕竟他们还要问大哥借造新房的钱。 虽说这几个月,他们家的TB店生意不错,但是也就赚了两三万块,之前他们家根本没有多少余钱。 全程看着老妈carry全场,周安安心里颇为感慨。 果然,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他之后劝老妈买房,肯定比劝老爸来得简单。 要说小叔家造新房这事,周安安前世也经历过。 只不过前世的时候,小叔小婶造新房以前信誓旦旦,但是装修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给独居的奶奶留房间,一度让喜欢村广场周边环境的奶奶伤心不已。 知人知面不知心,小叔没什么坏心思,但是小婶心里的小算盘可不少。 如今见到老妈的举动,周安安举双手赞成。 不是他不想赡养老人,完全是因为老人家更喜欢呆了大半辈子的环境和熟悉的老邻居,这是物质方面无法弥补的。 “好了,这十万块,我明天让友良转到你们的银行账户。” 拿过借条看了看,王景玉也没有刁难小叔子夫妇。 “谢谢大哥大嫂。” 听了对方的话,周友发夫妇连连道谢。 对于大儿媳的决断,周福根夫妇也是很满意,没有多说什么话。 而周安安嘛,在心里喊666就行。 解决了这件事,老爸老妈回房间说私密话,周安安回了自己的房间看电视玩手机。 以前的时候,爸妈或许还会因为一点琐事争吵,如今随着老妈在家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这种现象几乎没有重现。 第二天一早,周安安看着忙碌起来的厂房,尤其是那几个外地青年女工,动作麻利,整理配件的速度让人汗颜。 发觉没有自己的发挥余地,周安安跟老妈说了一声,默默地退了出去。 难得回家一趟,周安安也没去外面浪,而是宅在厂房的接单室里,了解了一下老妈的生意。 要说这人就是有点贱,前世的时候,自己经营培训部的周安安一有空就想法设法去浪。 而现在,周安安得空了,却是想着找点事情做。 只能说,他的境界升华了。 观察了大半个上午,周安安没有打扰三位客服妹子的工作,只是将自己的建议默默记在笔记本上。 老妈现在拥有两个皇冠号店铺和一家钻石店铺,其中一个皇冠号店铺专卖保温杯,另两家店铺卖保温杯、小电风扇、小衣架和小五金产品。 原本销量不错的玻璃杯,肯定是不能卖了。 现在的快递行业根本没有什么信誉可言,十个里面四五个碎了,如果每个都补发或赔付的话,利润都赔不起。 只有等以后快递行业正规起来,才能开展这个业务,或者寄顺风,那快递费就贵了太多。 USB接口的小电风扇,销量不用担心,只需要做好后续的客服工作就好,有投诉就赔,搞好口碑。 衣架等那些小五金件,因为丽州盛产五金产品,成本低,赚点房租没什么问题。 利润很不错的保温杯销量,倒是可以往上提一提,虽然现在是夏季,但是买保温杯的人还是不少的,就看怎么挖掘。 前世的时候,周安安最熟悉的一个成功品牌当属熊本熊保温杯,创始人是丽州本地人,是周家村一个村民的娘舅。 虽然价格贵,但是熊本熊凭着可爱萌的造型和不错的质量,依旧在保温杯品牌泛滥的时代打开了销路,一年奔驰,两年别墅,三年买楼。 这是一个不错的借鉴思路,周安安之前没有建议,是因为老妈卖的品牌还没有知名度。 如今老妈的TB店卖出了数万个保温杯,已经有了一点群众基础,可以慢慢转型走高端路线。 之后几年,肯定是各类生活用品打价格战最残酷的时候,走高端路线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反正只要钱到位,这边提出任何的创意和要求,鹏城那边的代加工厂都会保质保量地完成。 一个好的保温杯品牌,足以让自家的TB店在未来风云变幻的网店市场,拥有一个安稳的立足之地。 其余的季度大热产品,可以随时添加删减。 至于未来真的发展不错,开工厂什么的就算了,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