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公主二嫁在线阅读 - 350 大结局(十)

350 大结局(十)

    熙和一路回了后宫,脸绷得紧紧的,看不出一丝笑意。

    青玉有些好奇的迎了出来,一出门,便看见了熙和脸上的怒意,不由得看向采云,“这是怎么了?”

    早上出去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难道是那些大臣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一旁的流霜也有些好奇的看向熙和,早朝是采云陪着去的,而消息到底也没有传得这样快,所以,流霜和青玉还不知道前面发生的事情。

    “这简直是太大胆了。”熙和一直到回了屋子,才忍不住的说道,天知道,她方才有多惊慌,他是不是疯了,这大熙有多少人想要他的性命,他到底知不知道,这样大大咧咧的闯入宫门,他是真的不想活了,还敢说出这样的话,他,他简直是不知所谓。

    熙和心里恨得不行,但那一分担忧却是掩饰不了的。

    采云奉了一盏茶过来,看着熙和看似恼怒,实则担忧的样子,忍不住劝道,“皇上莫气了,先喝杯茶,再想想法子便是了。”

    “你说得轻巧。”熙和有些头疼的说道,她好不容易将局势稳定了下去,如今这一闹,只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虽然如今,大熙和南朝并立,但,这不代表大熙便认可了南朝,要知道,对于大熙而言,南朝永远都是乱臣贼子。

    “这是怎么了?”流霜小声的问道。

    采云将茶盏递给了熙和,见她低头喝茶,这才低头在流霜耳边低语了几句,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待采云说话,便是一贯大胆的流霜也不得不佩服右相,这简直是要上天啊,这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只身闯入皇宫,还敢当着满朝文武提出入赘,这真是,真是太,太厉害了。

    青玉有些不满的拉了拉流霜的袖子,到底怎么回事,急死她了。

    “不行。”熙和将杯子放下,心里隐隐有些焦灼,“流霜,你去驿站,告诉他,让他立刻离开大熙,不许再踏入大熙。”

    “可是?”流霜有些迟疑,真的要赶走右相吗?

    “怎么,我的话,不管用了吗?”熙和是真的有些生气了,见流霜犹犹豫豫的,便恼了起来,一个个的,都不听话。

    见熙和真的恼了,流霜也不敢替右相说话了,连忙便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说话,“皇上莫气,奴婢这就去。”

    等流霜走出去了,熙和伸手按住了胸口,重重的喘息了几下。

    采云见熙和气极了,连忙上齐替她按着胸口,“皇上莫气,小心身子。”

    “一个个的,都不省心,我还要小心什么,倒不如气死了,一了百了。”熙和越想越难受,心里更是艰涩不已。

    采云见状,不敢多说,怕熙和更加生气。

    过了好一会儿,熙和才挥挥手,示意采云可以停手了,采云端起杯子,递给了熙和,“皇上,喝点水。”

    熙和接过杯子,茶水已经有些温凉了,她喝了几口,总算是缓过来了。

    采云有些担心的看着熙和,忍不住说道,“皇上要仔细身子才是,最近,这心绞痛越发频繁了。”

    “没事,缓缓就好了,也是他今日,实在是吓到我了。”熙和不在意的挥挥手,用力咬了咬唇,总算是让唇上带了几分血色。

    “皇上也莫要太担心了,右相既然来了,想必也是做好准备,不会有事的。”其实采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这般担心右相来到大熙。

    “你不懂。”熙和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傅钰都不该来大熙,纵使现在局势已经平息了一些,承帝在时,便已经算是默认了南朝的存在,但这绝不代表所有人都认同南朝了,傅钰这般孤身前来大熙,岂不是给了旁人可乘之机。

    想要他性命的,可不是少数。

    采云叹了口气,只怕右相没有这般容易说服吧。

    也是,傅钰若是这般容易说服,便不是他了。

    熙和希望傅钰可以离开,但傅钰却希望和熙和再见一面,两个人相互不肯让步,倒是苦了在中间传话的人。

    熙和许是恼了,见傅钰这般固执,便也不管了,她不再劝说傅钰离去,但也不肯见他,这一拖,便拖了十日。

    这十日,傅钰日日都来皇宫求见熙和,从早到晚,一开始,熙和还劝傅钰回去,到后面便干脆不管他了,反正就是不肯见他便是了,既然他想要待着,那就让他待着,她大熙养个人还是养得起的,既然傅钰要和她耗,那她就看看,谁耗得过谁。

    只是,没有想到,最先忍不住的,却是太皇太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稚嫩悦耳的嗓音在花园里朗朗响起,熙和柔和的看着安生,看着他一板一眼的背着书,这《三字经》才教了两日,便已经会背了。

    这不,趁着今日熙和有时间,安生便背上了。

    背书的时候,安生的小身子板得很直,小小的脸上满是正色,一丝不苟的样子,倒是依稀有几分他的样子。

    听着听着,熙和有了几分恍惚,心里忍不住软了软,看着安生,心里多少添了几分涩意。

    “娘亲,我背得好不好。”将最后一句念完了,安生忍不住跑到熙和面前,双手搭在熙和的膝盖上,仰着头,带着几分濡慕之情。

    熙和收起心中所想,怜爱的摸了摸安生的脸,“好,安生背得很好,娘亲很高兴。”

    “真的吗?娘亲,”安生开心的说道。

    “当然是真的。”熙和笑着点了点他的鼻子,看着他不谙世事的样子,心里却是更加酸涩了。

    安生欢喜的抱着熙和的腰,似乎想要撒娇,正要说话,却突然直起身子,欢喜的喊了一声,“外太祖母。”

    熙和看了过去,只见太皇太后不知何时站在路口。

    “哎。”太皇太后连忙应了一声。

    安生高兴的往太皇太后哪里跑去,太皇太后连忙上前了几步,安生一把抱住了太皇太后的腿,仰着头,乖巧极了。

    太皇太后心都软了,摸了摸安生的头,“安生今天乖不乖啊?”

    “安生乖,安生刚才还背三字经给娘亲听了。”安生糯糯的回答。

    “真厉害,”太皇太后好不吝啬的赞赏着,伸手牵住了安生的手,朝着熙和走来。

    熙和早就站了起来,迎了几步,扶着太皇太后坐下,说道,“祖母怎么过来了。”

    “来瞧瞧安生啊。”太皇太后看着安生,眼里心里都是慈爱。

    “外太祖母。”安生甜甜的叫了一声。

    “乖,外太祖母做了点心,安生要不要去吃?”太皇太后笑着说道。

    安生看了一眼熙和,随后点了点头,“要。”

    “好,外太祖母让杨嬷嬷带你去好不好?”太皇太后看向杨嬷嬷,杨嬷嬷会意的上前,“安生少爷,奴婢带您过去。”

    “谢谢杨嬷嬷,”安生有礼貌的说道,并朝着熙和和太皇太后告别了,这才跟着杨嬷嬷走了。

    等安生走远了,熙和才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到了一杯茶,双手捧着茶杯,递给了太皇太后,“祖母,喝茶。”

    太皇太后接过杯子,喝了一口,随后,将它放下,看向熙和,说道,“安生被你教得很好。”

    “恩,他一贯是懂事的。”熙和微微敛神。

    “听说,傅钰来了?”太皇太后看向她,迟疑的说道,“你打算怎么办?”

    “如今局势已定,大势所趋,想要夺回故土,想来,并不容易。”熙和起了话头,其实,当初便是没有南朝,英王,勇王之乱,也已经让大熙四分五裂了,所以,如今的局势,不能说最好,但也不是最坏的。

    “他始终是南皇,留在大熙不合适,我已经让人劝他回去了。”熙和尽量用无所谓的语气说道。

    太皇太后看向她,语气微微沉下去了些,“熙和,祖母想听的,不是这些。”

    因为刚才安生在,所以,这里伺候的人不多,也就是几个自己人,如今见太皇太后和熙和有话要说的样子,一个个也都识趣的紧,没有一个会靠近。

    风轻轻吹过,不知何处传来一阵花香,有些甜,有些腻,一时间,问不出是什么味道。

    熙和的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的滑过,许是刮到哪里了,指甲一软,指尖传来疼痛感,熙和慢慢的将手里握紧,看向太皇太后,语气带了几分不自然,“是吗?”

    听着熙和含含糊糊的话,太皇太后就知道她心里其实并未完放下,其实,她心里是不希望熙和再和那个人在一起的,他们的路太难了,可她同样也了解熙和,她的心里,只怕早就走到了绝路,她这样的,惯是会为难自己的。

    “祖母其实,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希望你,不要后悔,让他走,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太皇太后叹了口气,目光落在一处,想起方才安生的模样,心里更是难受。

    熙和没有说话,她的心里同样也满是艰涩,“对不起,祖母,是我让你失望了。”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要怪,便怪这命运弄人吧。”太皇太后身后摸了摸熙和的脸,见熙和有些惊讶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去吧,去见见他,有什么话,便说清楚了,总好过,一辈子惦念不忘。”

    “祖母。”熙和没有想到,太皇太后居然会劝她去见他。

    “去吧。”太皇太后的语气带了几分怜惜,“总该给自己一个交代才是。”

    “可是?”熙和有些犹豫,她不敢。

    “不管你们之间是要继续,”是的,太皇太后并不在意熙和会不会和傅钰在一起,其实,站在她的角度,若是他们真的可以在一起,倒也不算是坏事,其一,他们彼此有情,其二,两国交好,总归不是坏事,其三,他们已经有安生了。

    可是,这谈何容易。

    “便是要分开,也总该给他一个交代,也给你自己一个交代,不要稀里糊涂就过去了,这样,对他不公平。”太皇太后想到了安生,那个孩子和熙和小时候很像,乖巧,懂事,每每看见他,太皇太后总是会想起当初和熙和在宫里的日子,那个时候,熙和也是这样,明明自己都已经惶恐不安了,却总是体谅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太皇太后其实都知道,安生他,其实是很害怕的,他其实,只是个孩子。

    “好。”指尖狠狠的掐着手心,熙和慢慢的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好。

    她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决定,但或许,祖母说得不错,不管怎么样,也总该给他一个交代。

    当知道熙和决定见他的时候,傅钰心里的忧多过喜,他知道,若是他不能说服她,这也许是他们之间,最后一次见面了,想到这里,便是一贯从容的他,也不免多了几分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