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人才难求
林驹回到京城,主要是为了解决电脑组装和cao作的师资问题。 彩色照片洗印的老师,丛丽去学习了,这个算是解决了。 电脑打字和复印的老师,就定为宋平安。 现在宋平安拼命背诵输入法,练习打字,估计再有两个月,过了春节之后,培训班开课的时候,担当教学任务,教那些完全外行的人,没有多大问题。 即使遇到个别的会一些的,甚至调皮捣蛋的,林驹也足可以应付。 只要他出马,以他每小时三千多的打字速度,在这个时代足以碾压多数人。 这里面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电脑组装的老师。 他曾经葛昌盛、刘全河、莫十轮给找这样的老师,都没有找到。 现在这样的人才本来就非常少,甚至电脑都很少。能够担当这个职位的人,就更少。 即使有,也是在一些大学和科研单位。 关键的问题是,现在人们都比较保守,绝大多数人只认铁饭碗。 个体户的名声还不是太好,人们对于体制外的人,还不是太信任。 象林驹这样的私人企业,想招揽到比较稀少的人才,并不容易。 从京城走的时候,林驹叫米安娜帮助自己物色这样一个人选。 米安娜虽然答应了,但当时就告诉林驹,难度很大,叫他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不过,林驹并不这么认为。 他相信一个道理,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解决办法。 之所以还没有解决,并不是真的没有解决办法,只是暂时没找到这个办法而已。 当初他到江淀教师进修学校弄教辅资料,另一个人听说上面不让卖了,就放弃了。 但是他没有放弃,最后把那批资料当做废品买了下来。 这就是绝处逢生。 现在,只要让他知道合适的人选,他就有办法把人挖到自己那里去。 这一次林驹没有着急,走走停停,用了五天时间,来到了京城。 这一回因为要办正经事儿,没有时间陪着罗雅,所有就不打算见罗雅了。 在米安娜家附近找了家宾馆住下,就给米安娜打了电话。 米安娜接了电话之后,很快就到了宾馆。 “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会在哪里多呆些日子呢”。 “那边的事情办完了,家里的事儿还不少,所以就赶回来了”。 “那边的生意还好吧”? “还不错,设备的事情已经办妥了。过了春节就可以招生”。 “对了,你要找老师的事儿,我给你办了,事情不太妙”。 林驹已经有了思想准备,知道不会那么顺利,所以也就没感到意外。 “说说经过”。 “在这方面,我也没有什么人脉。找了几个朋友叫他们帮忙,又找了都教授。几个朋友都回话了,基本上都不行。一听说要离开京城,又是私人企业,就一口回绝了”。 “还有一个人,说今天晚上给我回信儿,这个人说一个月要一千块钱工资,还在京城给他买个房子”。 “多大的房子”? “至少50平米”。 呵,我还以为多大的房子呢。不过是几万块钱的事儿,顶多卖两套设备就赚回来了。 这个要价,对于林驹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别人来说,也是天价了。 一千块钱的月工资,足可以算得上高新。 在动辄一家三代挤在二三十平米的房子里面,50平米的房子,已经是大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