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捧杀
书迷正在阅读:邪医狂妃:帝尊,宠翻天!、从斗罗开始的综漫世界旅行、病娇小萌宝:娘亲,宠我、权门贵嫁、一胎三宝:总裁爹地花样宠、大清贵人、快穿之雷劫我来了、反宠成瘾:老公是病娇、惊了个奇、新欢羞羞:总裁吻够了没
贞观十四年的冬天似乎安静地有些厉害,不管是朝局还是朝臣都比以往的年份要安分上许多,但所有人都知道,所谓的安宁不过都是表象而已,现在的长安内外早已暗潮涌动。 但不管如何,时间总会过去,贞观十四年的冬天一过,便迎来了十五年的春天,而就在这个关口,魏王府上下竭尽心力,被李世民期已厚望的括地志》终于也在岁初赶工完本了。 贞观十五年元日大朝,万邦云集,今日会是整个年头里最热闹的几日之一,而就在今日,也是魏王李泰公开献书的时候。 天才蒙蒙亮,太极宫,含元殿外,进宫的龙道之上。 “魏王的括地志》方才完本,就急着在今日大朝之上献书,沽名钓誉,邀取圣宠之意可谓跃然于面了。”太子右庶子王玄策走在李恪的身旁,看着前面身后跟着许多手捧着书卷的內侍的李泰,对李恪小声道。 李恪闻言,笑道:“魏王虽为嫡子,得父皇宠爱,但自幼时至今从来于国无功,此次难得著有名作,有些急迫也是能够理解的。” 李泰身为嫡子,为李世民所宠爱,甚至一度盯着群臣施压,把已经成年的李泰留在了长安,但这些年,李泰于国却一直无甚功绩,只能眼看着李恪四处立功。而如今李泰潜心多年的括地志》终于完本,是为文教大功,他自然难免急于在今日这样一个大日子里面献上此书了。 王玄策道:“若只是献书倒也无妨,怕只怕魏王是另有图谋,日后难免再生事端。 李恪闻言,摆了摆手笑道:“已魏王的性子这是必然的,但这倒也无妨,此事本宫已有打算,本宫等的就是魏王献书。” 王玄策听着李恪的话,李恪显然是有意借此次魏王献书一事对付李泰,王玄策有些担忧道:“太子,据臣所知,陛下对此次魏王献书一事颇为赞许,太子若是在此事之上刁难,恐怕不妥吧。” 李泰虽然心术不正,对李恪的太子之位更常是虎视眈眈,但李泰的文采和对文事的专注却是有目共睹的,李世民对爱子李泰的括地志》更是颇多期待。 其实对于李泰的文采和括地志》一书,不止是李世民和朝臣,哪怕是和李泰一向不对付的李恪,也同样很是认可。李恪虽然几次仗着文抄公的本事力压李泰一头,但比起真正的文采,重武的李恪自问是不及李泰的。 后世谓之括地志》为:“其书称述经传,山川城冢,皆本古说,载六朝时地理书甚多”,括地志》为唐宋总志体例开了先河,价值之高,不必赘述。 李恪笑道:“玄策放心,本宫岂会不知父皇的心思,更不会去借此寻机贬低魏王和括地志》的,本宫已经做有安排,玄策只管看着便是了。” 李泰献书,正是朝中大事,李恪不是莽夫,自然不会当着此事之前刁难李泰,李恪自有他的打算。 元日朝会之上,诸国朝贺献仪毕,便是朝中百官觐见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个环节,在太子李恪朝拜之后,李泰当朝献上了他的括地志》。 “儿臣李泰拜见父皇,儿臣愿父皇万寿无疆,大唐国泰民安。”李泰当着满朝文武和外邦使臣的面,走到了大殿中,对李世民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