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不做小笼包
第二天上午,在安启明的主持下,龙魂学校第一次正式校务会召开。 “我们现在有学生7名。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即小学三年级一人、四年级一人、五年级三人、初一两人。 …呵呵、招生工作成效喜人,请大家鼓掌。 …现在妖怪、哦、是陈老师又发现了20余名够资格的,大家研究一下是否立即招收。” “当然立刻招收了,我都急不可耐了。” 吴奇第一个举手,郭云立刻跟上。 “从食堂角度出发,偌大的食堂,吃饭的人稀稀拉拉的,我请来的大厨子已经忍无可忍了。 …还是立刻招收的好,以安慰我们鲍大厨那颗寂寞的心。” 柏羽附议、秦风点头,金天和吴娜举手。 可妖怪却总是与众不同,要不怎么叫妖怪呢! “我反对。大家看看我昨晚对那七个孩子的观察记录。 …龙魂学校的教育重点是什么?请大家一定要明确。 …我们不搞应试教育,我们教育出的孩子可以是科学家,也可以是大厨师、甚至可以是个浪子,但他们必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龙魂精神。 …我听说一个笑话,我们有一些学校现在搞的教育 …呵呵,我称之为小笼包教育吧,你们见过小笼包吗? …呵呵,就是那样,一笼屉出来的小笼包大小一致,连包子上的褶都一样,可他们连小笼包的精神都没有。 …我们决不搞小笼包教育,就像张文张武,如果将来成为杀手,也一定是最优秀的杀手。 …张悦,可以成为最优秀的小吃货。 …但他们必须具有龙魂精神,要有一切为了华夏、为华夏不惜杀身成仁的精神。 …所以,我们必须因材施教。 …所以,我们必须要精挑细选。 …没有龙魂精神潜质的,再优秀我们也不要。 …我想以老带新,将这七个孩子打好基础后在招生。 …我的意见是三月开学前再招。” 陈健伟的态度很恳切,大家很感动,于是一致通过。 龙魂学校开始围着七个孩子进行了一场素质教育。 …… 已经是1989年的1月中旬了,做为宁州大学大一学生的杨秋实放假了,在他痛痛快快玩了几天后,对母亲的新工作好奇起来。 “我要去看看老妈新的工作单位。” 他这样对铁哥们魏涛说道,于是俩人一起来到龙魂学校。 “我去,这是学校还是军营?”魏涛惊呼道。 杨秋实也在发呆,看看高有5米的围墙,再看看门前挺拔如松的守卫,他也开始怀疑起来。 张奶奶接到电话,急急忙忙来到门口,看着儿子杨秋实和他的铁哥们魏涛说道:“小实、小涛,你俩来这干什么?” “妈、我想看看您新的工作岗位。” 杨秋实实话实说。 “这里不让外人进的。” 张奶奶解释道。 “妈、我是您儿子,不算外人。” 杨秋实没见过这样的学校,好奇极了。 “你是我儿子也不行,没有校长的话,谁也不行。” 张奶奶原则性很强的。 娘俩正在争执时,一辆吉普车停在了门前,车窗打开,露出一张清秀的面孔。 “张姨、这是您儿子吧? …呵呵、好奇,就让他们进来看看吧。” 杨秋实和魏涛看着那辆吉普车驶进大门,又看看张奶奶的脸,小心地问道:“那是校长?” “不是校长、是陈老师。” 张奶奶沉声说道。 她不知道被妖怪看见是好、是坏,十多天来,她对这个妖怪的感觉是越来越高深莫测了。 “您不是说只有校长才能让外人进去吗?” 杨秋实问道。 “陈老师特殊。” 张奶奶不知道怎么解释,难道告诉他们,这个陈老师才是学校的实权派吗。 杨秋实和魏涛进门前在门卫那里领了一个小牌子,看看,上面是有入门时间登记的,更是好奇了。 一走进大门,杨秋实和魏涛看见一座六层大楼矗立在那,两侧是一排排的柏树。 绕过大楼,后面的场地宽敞的让人眼晕,估量一下,再建五栋这样的大楼完全没问题。 而且建完大楼后,中间的场地足够一圈400米了,开个运动会绰绰有余。 “这学校够大气的了。”杨秋实和魏涛惊叹了一声。 随着张奶奶走回来,看见四个孩子正一字排开、直挺挺的站在大楼的后门前一动不动,像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