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百姓围堵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三郎就睁开了眼睛,他动作麻利的从地上起。 他一动,边的次郎便醒了。 三郎走到外面,勉强在这宅子里寻到了一些干净的水,他拿出上的备用的药瓶装了一些,才返回到了屋子里。 “醒了” 次郎点点头,昨夜伤口上过药后,他的脸色已经好转了许多。 三郎走过去俯在次郎的边蹲了下来,准备替次郎的伤口换药。 次郎的伤在腹部和手臂,被火药炸伤的地方有些惨不忍睹,哪怕经过一夜,伤口处的红色仍是没有褪去,血依旧外翻着,隐约有化脓的迹象。 三郎的脸色蓦地的沉了下来,他将已经染了血的布条扔在一旁,一边倒了水替次郎清洗伤口,一边道,“我上的伤药只剩下这些了,一会儿我出去买些药材炼制一些伤药。” 次郎嗯了一声,交代他,“小心点儿。” 三郎点点头,他动作麻利的替次郎换了药,又从上撕下一块布条替次郎包扎好,才起走了出去。 有了昨晚上那些暗卫的追踪,三郎出来的时候非常小心。 今的街道上似乎十分闹,从小巷子出来的三郎还在老远就看到街道上的告示栏上贴了什么,不少百姓围聚在四周,人头攒动,议论纷纷。 因为距离太远,围观的人数又太多,三郎只是扫了一眼就移开了目光,他对这些漠不关心。 将头上的风帽稍稍一拉,三郎不想自己这一太过扎眼,第一时间去了街道上的一家成衣店。 片刻后,他再出来,上黑色的宽袍已经换成了天青色的长衫。 他前脚刚走,后脚就有衙役拿着画像进了成衣店。 “老板,你可看到过画像上的这些人” 衙役说着将手中的画像一一摆到了店铺里的柜面上。 老板立即仔仔细细的辨认,当他的目光落到最后一张画像上的时候,他的眼神瞬间就变得狐疑起来,“这个” “怎么,你见到过此人”衙役一听就知道有戏,连忙道。 老板皱着眉头,直接将那画像从柜面上拿了起来,足足辨认了片刻才终于肯定了,他抬手指了指门口,“没错,这人方才还在我这里买了一衣衫” 衙役的绪立刻激动起来,他直接抓住老板的手腕,“人往哪边去了” 老板被衙役的反应吓了一跳,他愣愣的指出了一个方向,顿了下,他又补充了一句,“那人穿着一天青色长衫。” 几个衙役对视一眼,松开老板的手,当即追了出去。 那几张画像就这么扔在了柜面上。 老板摸了摸头,嘴里边嘀咕着这是发生什么事了,边拿起了一张画像开始查看上头的文字。 刚才他光顾着打量画像上的人了,上头写了什么,他是一个字都没有看清。 就在这时,出去买早点的伙计神秘兮兮的从外头跑了进来,“老板,你猜云来客栈那里出什么事了” 老板一愣。 伙计已经快步跑了过去,眉目惊惧又兴奋的说了起来。 三郎从成衣店一出来就直接去了药铺,这会儿街道上的人群熙攘,一路上被包子铺里腾腾的气氤氲了眼睛。 三郎的肚子已经被这香味勾的咕噜咕噜响了起来,他停下脚步,买了几个包子。 就在他伸手接过包子的时候,敏锐的感店忽然觉察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脚步声,他的眉目微微一沉。 那些脚步声越来越近,三郎随手从怀里掏出一锭金子扔到包子铺老板的手里。 “不用找了。” 话毕,他迅速离开。 正当老板喜滋滋的准备收下金子的时候,一旁喝豆浆的客人忽然认出了三郎,“那人不是通缉令上那个吗” 这突兀的一句让原本闹的场面忽然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衙役们便在这时候赶了过来。 包子铺老板反应也是奇快,不等衙役询问,立刻指了一个方向。 衙役们也不二话,直接追了过去。 三郎心想可能是刚才在成衣店的时候被发现了,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衣裳,心思一动,再提步的时候,他直接往人多的地方跑。 然而跑出一段路后,他又发现不对劲了。 无论他走到哪一处人多的地方,百姓们看清楚他的容貌后,立即往两边避开,没多久就开始有人在他的上指指点点。 那毫不掩饰的诧异和惊惧就像是在看一个异类。 三郎的脸色一沉,他立即加快了脚步。 就在这时,周围的百姓们不知道哪一个眼尖的看到了朝这边过来的衙役,立即就叫喊起来。 “在这里,通缉犯在这里。” 人群顿时动起来。 到了这会儿,三郎怎么会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虽然心中早就猜到了昨晚的动静会惊动官府,却没有想到,官府竟然连他们的画像都已经画出来了。 周围纷杂涌动的脚步声让三郎压制住心底翻腾的怒意,他迅速的往人少的地方逃。 可是这会儿,似乎是衙役的到来壮大了百姓们的胆子,周围的百姓们难得齐心的围堵起三郎来。 看着边不断涌过来的影,眨眼间就将他的去路堵死,三郎低咒了一声该死。 周围的百姓越bī)越近,后还有衙役们的叫喊声,“堵住他,别让他跑了。” 拥挤中,三郎感觉到自己上的什么东西被挤掉了,可是这时候他完无暇顾及。 三郎的眼睛里快速的掠过一抹红色,他抬了眼睛看向挨着他最近的那个人。 那个人一对上三郎的眼睛,忽然就让开了一条路,三郎凭借着瞳术,愣是从百姓们重重的包围中闯了出去。 等衙役们终于过去,三郎早已无影无踪,衙役们当即气的直跳脚。 百姓们目瞪口呆,反应过来后,立即讨伐起那几个为三郎让开一条道的人来。 那几人百口莫辩,对刚才的事根本一点印象都没有。 还是有一个将通缉令记得最清楚的书生提醒了一句,“通缉令上不是写了吗,这几人都有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