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水上赌约
此刻的树林中安静极了,只剩下微风偶尔吹过带起的树叶簌簌声。 很快秋夜离和夏胤三人就发现,一到这树林中,周围的空气中就开始弥漫了一种类似硝石的气味,而越往悍匪们所在的方向靠近,这股气味就越发浓郁。 秋夜离的瞳眸一缩,心中瞬间就明白了什么,他眸色凛冽的和边的夏胤交换了一个眼色。 片刻后,三人在离悍匪们最近的一棵大树顶上停了下来。 丛丛浓密的树梢完美的遮掩了三人的影。 为了避免被底下的悍匪们发现,他们迅速的收敛了自己的气息。 透过树梢的缝隙,秋夜离将底下的形尽收眼底。 悍匪们严密守卫在树林中的一条小道上,六十多人在小道上林立的队伍一直延伸到小道尽头的一处山洞。 山洞的外头还放了两张搬运东西用的板车,黑黝黝的洞口像是一只张大嘴巴的野兽。 偶尔有山风灌进山洞里,却没有半点回声传出来。 秋夜离的凤眸微深,一旁的夏胤也注意到了底下的形,他轻声道,“洞口很深,应该是硝石矿之类的,怪不得这些悍匪随都携带了这么多的火药,不过,在岛上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悍匪上是带着火药的,倒也有些意思。” “这也不奇怪,从上岛起我就注意到了,这些悍匪对外的手段虽然十分残忍,可是对内却是十分团结,所以这些悍匪在岛上应该是不会随携带火药的,若我猜测的没有错,一旦有任务出去的时候,这些悍匪应该都会到这边来领火药,只不过我们到岛上的时尚浅,没有发现而已。” 秋夜离分析道。 夏胤点头,这时有一丝风透过树叶吹到他的脸上,然后他的眼眸就微微一亮。 他迅速的伸出手在树梢间感受了一下,片刻,夏胤欣喜道,“今天吹的是南风,刚好从树林外头吹进来,我们可以等到晚上,他们精神松懈了一些的时候,放一些无色无味的迷药下去。” 秋夜离同意了,事实上在这样敌众我寡的况下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只能耐心的在这里等着。 尽管如此,秋夜离的内心还是不免焦灼,到岛上两天了,他半点夏璃的消息都没有,哪怕心中明明知道夏璃的武功高深,可是之前那股火药爆炸的威力这么大,他就免不了胡思乱想了。 只不过秋夜离这人绪向来内敛不露分毫,旁人即使有心窥探也窥探不了什么。 所以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夜离就是一个淡漠冷血的人。 夏胤见他沉默下来,便忍不住一连看了秋夜离数眼。 秋夜离其实早就察觉到了夏胤的目光,他顿了顿后,轻声开口,“夏胤,你觉得你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夏胤一顿,提到夏璃,他整个人的绪都变了,眉眼端肃,满脸都是对她的敬意,“那一年皇后娘娘仙逝,皇上亲自将主子和三皇子接到了边,那时候主子才几岁的光景,可是属下第一眼看到主子,就被主子眉眼中的坚毅惊讶到了,她和所有的皇子公主都不一样,主子小小年纪就有一颗心怀天下的怀,不管那些训练再艰难再残酷,她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所以下,请你对我们主子的能力有信心。” 说着,夏胤的话锋陡然一转,他抬眼看着秋夜离,那双素来深沉的眼睛里是对夏璃的敬意和肯定。 秋夜离便笑了一下。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澜沧江江面上,随着夜色的深沉,数盏灯火在两国的城墙上被点亮。 隔着江面,这些火把遥遥相对。 此刻柳家军五万大军部在城墙里的空地上集合。 为首的正是柳老将军,参将王武、吴雨、柳宿正在安排底下的士兵士兵清点人数。 一刻钟的时间后,王武三人底下的小将脸色肃然的上前禀报人数。 “启禀将军,一营五千人清点完毕。” “启禀将军,二营” “启禀将军” 等到十名小将禀报完毕后,最前面的柳老将军才慢慢的抬了眼睛,目光朝城墙上遥遥望过去 不多时,一抹明黄的影就出现在了城墙上,上官老侯爷、武将郑贵阳、永乐侯唐昌灏、内阁学士福尔东几人依次站在皇帝的侧。 早在夏璃南下的消息传到帝都的时候,担忧夏璃安危的皇帝就做好了南下的准备。 由刚回到帝都的权云朗和太傅暂代朝政,每用黑鸟千里传书将奏折送给皇帝过目。 皇帝朱笔御批了再传回帝都。 “启禀皇上,五万柳家军人数已经清点完毕” 柳老将军雄浑的嗓音在空地上响了起来。 皇帝颌首,他转从城墙上下来,几乎他到边疆的消息传出来,澜沧江对面的凉国也传来了凉国皇帝到达边疆的消息。 听说水上比试的战书今晚就会送来。 几乎皇帝的影刚从城墙上下来,一个报信使就飞快的从前面澜沧江上的小船上下来。 “报。” 信使的手上还拿着一封文书,在离皇帝几丈外的距离站定。 皇帝颌首,边的高庸就迅速的上前取了文书过来。 仔细检查了一番后才交到皇帝的手中。 皇帝接过,第一时间映入眼帘的就是凉国的玉玺章印。 皇帝一目十行的看下去,片刻后,他慢慢的拧紧了眉头。 原本说好了一个月后的比试,凉国皇帝忽然将时间提前了。 他的意思是两后开始水上比试,而且赌注也变了。 原本一座铁矿的赌注被凉国皇帝建议改成,哪一方比试输了就由哪一方带领队伍去攻打澜沧江上的悍匪。 澜沧江上的悍匪传说由来已久,此次更是因为大夏的首富万三年被抓一事而在两国之间彻底扬名,两国的百姓这下都知道了悍匪的凶残。 这样凶残又神秘的悍匪,在夏璃没到之前,两国之间就一直在推卸责任,谁都不想去救。 如今夏璃南下的消息在边疆传开,凉国必然也收到了消息。 在皇帝看来,这封改盟约的文书无意于就是在暗讽夏璃多管闲事,同时隐喻大夏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