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孟兰盆经
事实上,《佛说盂兰盆经》并不长,单纯念诵的话,一刻钟都不必,内容也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大众一些道理,经文虽短,却回味无穷,否则也不至于变成一个节日。 其实,这个故事的结果,算不得善果,从经文之中,“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可知。 这几句,乃述其母恶习未忘,而不得食的劣缘。 初中,母见钵饭,因恶习深故,依然显出旧时悭贪状态,恐饭被人所夺,“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这种举动,是其恶习未忘,也可现出目连母亲的悭贪程度,已到了极点。 关于《佛说孟兰盆经》,还有一处值得一提。 佛教的六道轮回继承自巫族的五道轮回,却加以发扬光大,以至于而今浩然局面。 其中,《佛说孟兰盆经》这部经文完善了饿鬼道一道,内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堕入饿鬼的三种缘由,在佛门之中,也被称为三障。 一、外障,谓此饿鬼,常受饥渴,皮rou血脉,皆悉枯稿,头发蓬乱,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自舐口面,慞惶驰走,处处求食,所到泉池,便见其水,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鬼,由外障碍饮食,是名外障。 二、内障,谓此饿鬼,咽如针,口如炬,其腹宽大,由此因缘,纵得饮食,不能噉饮,如是等鬼,由内障碍饮食,是名内障。 三、无障,谓有饿鬼,名猛焰鬘,虽以饮食,无有障碍,然随其所饮之物,皆被烧然,变成火炭,由此因缘,饥渴大苦,是名无障。 根据经文及三障的描述,目连母亲所感的饿鬼道报,是属内障饿鬼,此种劣缘,皆由心缘所变,非是外境所致。 目连母亲既是这样悭贪,纵是其子神得六通,道证四果,也不能解其恶缘。 所以其母感受“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的恶果! 从此经之中,也可窥见佛门众生平等之意,是真的写进了经文之中的,不似道门残留诸多上古陋习。 巫族五道有很深的种族歧视之意,而佛门对六道的改造,则是除去种族之意,以善恶为区分。 比如三恶道,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一切众生造作恶业而生其处,在佛门的语境下,三恶道是可怕的迷惑世界。 首先是地狱,这里是因极度愤怒怨恨而造作恶业的人,死后在这里接受身心极度痛苦的折磨; 第二饿鬼道是因贪心不足,不择手段获取利益的人,死后饱受饥饿,贫穷和痛苦的果报; 最后是畜生道,是因忘恩负义寡廉鲜耻的行为而带来的愚痴果报。 正是因为佛门之中,有如同目连佛祖这样的大佛,对六道轮回加以不断地改进,佛门才能够打破道门独大之势,甚至逆袭。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介绍佛教,最好的词汇,便是“因果”二字,一切的经义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字来进行的,有因方有果,六道轮回,便是因果体系下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