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各种的难题
“左一点,再左一点。” “对就是这个位置,放下吧!” 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工场里面,陈昊指挥着部落人搭建一个木棚。 这是一个能容纳十人工作编织工场,这也是部落里工人数量最多的工场。 编织工场主要是制造编织品,比如藤篮、草席、渔具等。 工人大部分是由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男女组成,别小看老人,他们的手艺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部落可没有养老院这种高福利呢,这些老人都是劳动力。 编织工厂生产的产品也是消耗得最多的,所以需要的制造工人也是最多的。 而其它什么制漆、造鞋的工场其实只有两三个人在干活,而冶炼工场更是只有一个工人,因为部落的人口不多,需求物品和制造人员也不多,就只有编织和纺织需要比较多的人手。 让工人在工场干活,就需要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工作车间。 大棚这种简易实用的建筑,是最好的车间。 不过,建造大棚以及搭建泥屋顶所用到的木头都很沉重、加工起来也很不方便。 而且这种木大部分需要比碗口幼的木材,连续几年的大兴土木,部落附近合适的木材已经不多了。 再这样下去,就得进入深山密林里寻找,可山路崎岖难行,木材又重,到时候肯定十分费劲,甚至可能会导致明年的建设任务都无法完成呢! 尤其是搭建大棚这种建筑,现在用的材料都是木材,用木材建造大棚十分费劲,木材又重,又不好加工... 想到这,陈昊也是愁坏了。 部落附近的树木确实有很多,可适合作为建材的木材就不多了。 砍树、晾晒、加工、运输,这一系列工序都需要搬运木材。 一根直径十厘米、长六米的松木就有五十多斤重,别说是加工了,就连搬运都费劲,取材地距离部落越远,花费的人力物力就越多。 用青铜锯锯好一段木材,与三个族人一起将这根好不容易加工好的木柴,很费力地吊到棚顶。 陈昊累得擦了一把臭汗:“木材太重了,如果有竹子就好了,竹子中空,坚韧、质轻,是最容易加工的建材,不知道哪里才有竹子呢...唉...” 看到工场一角,藤嫂她们在编织藤篮。 陈昊又摇头叹息:“竹子不但可以作为质轻的好建材,还可以加工成各种的日用品,比如竹篮、竹连枷、竹笊篱、筲箕、竹畚箕、箩筐、竹扁担等,甚至是家具和武器。” “竹子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日用品和工具都可以用竹子这种材料来造,可惜找不到竹子......” 棚顶上的工人搭建好大棚的框架后,就下来。 陈昊回过神来,对他们说道:“好了,剩下的明天再干,我们回去吧。” 说完,陈昊就拿出一叠半巴掌大的桦树皮,将这些桦树皮分发给这几个工人。 “你的。” “还有你的。” ... 桦树皮上写着“酸菜一斤”的字样,在字样的下方还有一个“昊”字的印章,昊字的周围有一圈花纹,这便是酸菜兑换卷,这印章起到防伪的作用。 因为现在建造工场的人手是从每户人抽一些青壮过来修造的,加上刚做了二十多坛酸菜,陈昊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他便打算将酸菜分给过来做工的人。 至于怎么将酸菜准确地分给做工的人,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些比较繁琐的管理问题了。 首先,过来做工的人就有三十多个,他们分散在好几个工场里。 作为分配者,你是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样子和姓名都记下来的。 如果把酸菜搬到各个工场里,让工人一下班就领取,这是可以,但就要花很多的人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