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关东联军
半个月后,刁小蝉在洛阳得到消息,那曹cao果真如老蔡所说,卷土杀回来了。 那日曹cao和陈宫逃离中牟后,继续向谯县逃奔,途中经过成皋,因错杀了吕伯奢一家,导致两人失和,陈宫遂改投他处,曹cao则逃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谯县后,曹cao与父亲商议散尽家资,并请当地财主捐助,组织了一支义军,正式举起了反董大旗。 有感于自己势力单薄,曹cao起兵的同时以天子的名义发布了一份矫诏,号召天下诸侯兴兵勤王,联合早前逃出京城的袁绍、袁术等人,共同讨伐董卓。 曹cao矫诏一发,天下诸侯立时云集响应,这些人早就引而待发,但一直找不到由头,如今由曹cao牵头发起,自然是水到渠成。 十八路诸侯在酸枣会盟,推举背景深厚的袁绍为盟主,组成关东联军,轰轰烈烈地竖起了伐董的大旗,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正式开赴洛阳,迎战董卓。 董卓在洛阳得到消息后,立刻坐不住了,袁绍和曹cao都是他先前曾竭力拉拢的人才,但这二人不卖他的帐,一个在朝堂上公然顶撞他后逃往河北,一个甚至想要要他的命。 特别是曹cao,让董卓又爱又恨,他本想将曹cao培养成自己的得力干将,谁知却事与愿违,如今竟带着人来讨伐他,弄得董卓心烦意乱,气得斩杀了几名保皇派的大臣,而后派自己的女婿牛辅为将,率大军出关应战。 这十八路诸侯中,董卓最怕的也是袁曹二人,原因有三:一是两人年轻,所谓人怕少壮猪怕肥,少壮派代表着无限大的潜力;二是两人都是带兵出身的将领,能力不凡,非一般文士可比;三是两人家世背景都很显赫,有资本和他对垒。 两人之中,又以袁绍最让他头疼,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根深叶茂,故旧极多,在朝廷里的关系错综复杂,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只要袁绍登高一呼,响应者绝不在少数。 两人逃出京后,董卓就知道这一天肯定会到来,既然无可避免,那就让它来得晚一点,所以他采纳别人的谏言,一面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以宽其心,一面安抚他的叔父袁隗。 但对于袁家,他始终是怀有戒备之心的,袁隗虽然身居太傅高位,但已是风烛残年,老匹夫一个,不足为虑,因此他并不担心,也就一直没有动他。 如今袁绍举旗造反,袁隗这条老狗虽然没有附逆,但留在身边始终是个祸害,说不定啥时候掉过头来咬他一口不是闹着玩的,所以董卓当机立断,决定拿袁隗的脑袋祭旗,顺便恶心一下袁绍。 随着董卓一声令下,袁隗一家三十几口的脑袋应声落地,消息传出,京师哗然,司徒王允颇有唇亡齿寒的危机感,虽然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却不想就这样死去,死有轻于鸿毛和重于泰山之分,他希望自己的死能有点价值,起码以他的忠心为大汉王朝尽最后一点力,哪怕它无济于事也好。 得知叔父一家被董卓削首祭旗,袁绍气得牙根痒痒,虽然这事早在他意料之中,但他还是感到很难过。他逃出洛阳后,曾给叔父写过一封信,劝他辞官归隐,离开京城回汝南老家,以免惹来杀身之祸,其实是在暗示叔父自己要起兵反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