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事小说 - 铁血闯将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双洋河幸遇搭救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双洋河幸遇搭救

    第二百三十七章双洋河幸遇搭救

    双洋河,源起淮北,一路向南,滚滚直下,汇入长江,汹涌入海。

    双洋河一路奔腾南下,到了洋河村,河面渐渐开阔,河水渐渐平缓。村外,河沙碎石长久淤积,自然形成了一块面积不小的洋河滩。洋河滩水草、灌木丛生,是天然藏匿的好地方。

    洋河村,是一个大村,人口上千,距离双洋桥近20里,离日军管辖区仅10余里。这里原属顽军713旅防区,后来因为日军常常进村袭扰,713旅主动撤离,洋河村便成了日军和顽军间的军事缓冲区。

    怪事什么地方都有,但数洋河村的事最为怪异。洋河村虽说是日中两军军事缓冲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日伪军和顽军往来频繁。奇怪的是,日伪军和顽军,就算在村子里相遇,也互不干扰,不生事端。

    洋河村里,日中两军耳目众多,都能相安无事。有一种人出现例外,那就是新四军。只要新四军敢出现,或者稍有风吹草动,无论是顽军或是日伪军,都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派兵抓捕。

    日中两军的耳目,都是一些因战乱而无家可归的地痞小流氓组成。加之好吃懒做,整日里在村里晃荡,惹是生非。或暗偷明抢,或纠集缠斗,或栽赃陷害,可谓坏事做尽,老百姓疲惫不堪,怨声载道,却敢怒不敢言。为何,皆因这些人还有一个身份,不是顽军的耳目,就是日伪军的密探。

    因为是军事缓冲区,不少躲避战事的老百姓,拖家带口的逃到此地。日子久了,洋河村便由原来百十口人的小村庄,发展成今天人口超过千余的大村子。

    平日里,沙滩上喜闹的孩子,闲晃的村民不少。这几天由于上游双林镇,还有陈家集、方桥战事激烈,村里的人很少到沙滩上闲转悠,就连那些地痞小流氓,也没人到洋河滩上“打摆子”——瞎晃荡。

    当日,杨闯率领突击队追击顽军519旅旅长唐云辉及其残部,于双洋桥上遭到敌炮火突然袭击。杨闯不幸,被飞射的弹片扎进右胸,并且被爆炸的气浪掀进了双洋河,浪头一卷,不见踪影。

    秋日的双洋河,波涛滚滚,水流湍急。

    杨闯受伤掉进河里,来不及做出反应,河水一呛,立刻昏迷过去。河水湍急,卷着杨闯上下沉浮,迅速向下游奔去。

    天刚打黑,昏迷的杨闯随双洋河水滚滚而下,如一只没桨的小舢板,随波逐浪,起起浮浮,最终在洋河滩停靠上岸——被双洋河水冲上了沙滩,面色苍白,知觉全无。

    六十来岁的孙老爹是洋河村的老住户,膝下原有一子,生有一儿一女,大的是个男孩,小的是个姑娘。一家五口虽说不上家境殷实,但也不愁吃喝,其乐融融。

    两年前,小鬼子来到洋河村,先是刀劈了到镇子卖鱼的儿子,接着强jian了儿媳。孙子孙小虎,血气方刚,手持扁担,欲找日本人理论,却被小鬼子用刺刀给挑了,还打残了喊冤叫屈的孙老头一条腿。从此,孙老爹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渐渐成了全村最穷的人户。

    一年多以前,新四军拔了日军据点,孙老爹的日子才逐渐好了起来。不想,没几个月,为了团结抗战,新四军主动撤离了洋河村。

    继而,顽军713旅派兵进驻洋河村,孙老爹的苦日子又开始了。说是抗日,先是抢光家里的粮食,紧接着又抢走了家里唯一的小舢板。要不是为了养活孙女小乔,瘸了腿的孙老爹早就拿着扁担,找小鬼子或顽军拼命,到阴曹地府找儿子儿媳团聚去了。

    没办法,孙老爹只好在洋河滩附近,选了个僻静的地方悄悄下网捞鱼。天黑时分,再偷偷的起网抓鱼,第二天爷孙俩再拿到街上去贩卖,换些米面油盐,艰难度日。

    晚上八点多的时候,孙老爹带着孙女小乔,避着村里的地痞流氓,一瘸一拐的来到洋河滩,准备起网抓鱼。

    “爷,那是啥?”小乔眼尖,还没到网点,远远的便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横在沙滩上。

    “啥?没啥呀……”孙老爹人老眼神不好使,距离较远,看不清楚。

    “爷,那……前面……”小乔扯着爷爷的衣服,有些害怕的指着前面不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