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边雄上门呈威(一)
第二百四十四章井边雄上门呈威(一) 紫霞路,武府,坐落在南京栖霞山麓。依山傍水,亭台楼阁,宽敞明亮,雕梁画栋,栩栩如生,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是战火中保留不多的完整府邸。 武府在南京是颇有名气的。原因无它,武府的主人,据说是太平军杨秀清的部下,一把大刀征战南北,战功赫赫。如今的家主武清云,算是武府的第四代。 武清云,年五十有余,长相较魁梧,且疾恶如仇,善使大刀。其5岁开始习练基本功,8岁开始继承先祖刀法,二十余载方有所成。 人到中年,于武府开设武馆,广招门徒,传武授艺。南京保卫战之时,手舞大刀,率门徒暨乡邻,冒着枪林弹雨,支援国军抗战。后因腹部中弹,被众弟子拼死护送回府,卧床二年有余,方得痊愈。因其卧床不起,武家关门闭户,半数子弟侥幸脱过屠杀。 清晨早起,武清云身着单衣,手捧大刀,一趟家传刀法下来,已是额头见汗,衣衫裹体,稍见气喘。 “父亲,您的刀法,越来越精进了。”儿子武扬双手递上毛巾。 “振华,为父老了,不中用了。”武清云微笑摇头:“正所谓‘一日不练手生’,快两年没有习练,身体已经有些跟不上了……” “父亲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武扬。 自打率众弟子抗战受伤,武清云卧床不起,刀法理所当然的便生疏了,少了往日的凌厉与迅捷,还有那一分让人心生恐慌的杀气。 武扬知道父亲心中所想,便是能够挥舞大刀,上战场杀小鬼子,可惜岁月无情,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只能作为心中的一个念想。 “为父知道自己的身体,早已不如从前。”武清云放下毛巾,脸上愁容淡淡,抚摸寒光闪闪的大刀:“如今的南京,还谈得上什么威风……这刀,也亦无用啊……” “父亲多虑的,您待养好身体,这刀……终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的!”武扬眼睛闪着寒光。 “扬儿……为父知道,你为了我,为了这个家,舍弃了很多……”武清云微微点头:“现如今,你家传刀法初成,且为父也亦痊愈,日日向好,你可……该干些想干之事……” 知子莫如父,儿子武扬疾恶如仇,心心念念就是上战场杀鬼子,报家仇雪国恨。两年来,武清云是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但年轻人好动,不受静下心来勤练刀法,虽说足够上战场杀鬼子,但必竟还欠点火候。 “父亲放心,儿子明白。”武扬递上茶杯:“来年开春,儿子便会离家,去……战场杀敌!” “想过没有,是参加新四军,还是国军?”武清云。 “儿子想参加新四军!”武扬言词肯定:“新四军真心抗战,大刀长矛均是武器,小鬼子闻风丧胆。至于国军……派系林立,心怀鬼胎……儿子这直肠子,不太适合……” “好,为父支持你。”武清云欣慰不已:“扬儿,习武之人,讲究刚柔并济。你要记住,血气方刚是好事,但也需审时度势,不可一谓蛮干,遇事得多动脑筋,多想法子……” “儿子记住了。”武扬。 “去吧!”武清云。 早饭刚过,武振华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出了家门。 井边雄怀抱武士刀,脚踏木屐,带着五名浪人,还有寺内芳子,神色倨傲的步入紫霞路,漫不经心的行向武府。 擦肩而过的武扬,略微有些疑惑,神色淡然的看了看井边雄一行,因心中有事,也没有多想,昂首急步而去。 武清云面带笑容,背负双手,欠身瞧着院里的金鱼:“管家,扬儿出去了吗?” “老爷,少爷刚出门。”管家老纪递上茶杯。 “这小子,整日想的都是上战场杀鬼子,可老往外跑,刀法不勤加习练……”武清云责怪。 “老爷,少武必竟年轻。”管家回道:“等上了战场,经了历练,就会好的。” “是啊,也只能这样了……”武清云心中赞同。 咚咚咚……咚咚咚…… “武清云在家吗?快快的,开门!”声音响起。 “什么人这么无礼?去看看……”武清云不以为意。 “是,老爷。”管家老纪转身而去。 “老爷。”听见门外传来的声音,夫人赵月梅预感不好,扶着门框急步而出:“老爷,听声音……好象是日本人?” “哦……是吗?我去看看。”武清云泰然一笑,轻轻拂拂夫人的肩:“放心,有我在,没事的。”说完,转身向前院行去。 “你们是……”管家老纪打开府门,疑惑的看着气势汹汹的井边雄一行。 “武清云在家吗?”三条傲慢的看着管家:“你的,告诉武清云,大日本帝国刀客井边雄先生,特上门讨教!” “讨教?”管家老纪面无表情的看着井边雄一行:“我们老爷身体不适,没法比武……几位还请回吧……”说完,便欲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