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悼英雄力劝武扬
第二百四十八章悼英雄力劝武扬 刚走进街口,丁儒生和秀才就感到一种悲愤压抑的情绪,笼罩着整个武府上下,甚至笼罩着整条大街。 白绫高挽,中门大敞。从武府门前始,至正屋灵堂,数十位腰缠白布的青衣汉子,面容愤恨,目光冰冷,静静肃立在两侧。 这些,都是武清云的门徒,或者跟随习练过武术,或者是受过其恩惠。熟悉武清云的人都知道,青衣汉子大多是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幸存者。 当年,南京城破。仗着地利人和之优势,他们护着武清云撤离战场,迅速销声匿迹。日本人占领南京后,虽有怀疑,但却无从查起。时间一久,便不了了之。 “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秀才环顾四周。 “是啊,这些人曾在武清云的带领下,手挥大刀,参加过南京保卫战……个顶个的英雄!”丁儒生。 “当年,小鬼子屠城,他们是怎么逃过一劫的?”秀才纳闷不解。 “这……恐怕得问逝去的武老先生,或者武扬了……”丁儒生。 显然,今天不是问这些的时候。 “生前好友,丁儒生到……”刚踏进府门,一声高呼打断了二人的谈话。院子里,早就站满了前来吊唁的社会各界,还有邻里故友。 立刻,两名汉子急步上前,帮助二人佩戴黑袖和白花。 “丁先生,请。”管家老纪身着青衣,腰缠白布,面容悲戚,伸手虚引。 “谢谢!”丁儒生神情肃穆,微微点头。武清云受伤后,丁儒生曾代表共产党地下组织,上门探望,并由此结识。二人相见恨晚,对时局看法大致相同,渐成故友。 武扬就是武清云介绍给丁儒生的,由此可见,其对共产党新四军抗战的认同和支持。 武扬身披白孝,脸上泪痕清晰可见,直直的跪坐在灵前,机械的烧着纸钱。若不是众人苦劝,若不是担心武府上下二十余口人的性命,按武扬的脾气和秉性,昨日就要带人上黑龙会复仇。 此刻的武扬,一半的心思没在灵堂,早就想着父亲发丧之后,如何带领师兄弟们砍杀日本人,为父报仇的事。 “丁先生,一会儿,您得劝劝少爷……”老纪声音很低。 “好……”丁儒生点头,面容肃穆的步入灵堂。秀才紧随其后,沉默不语。 焚香祭拜,磕头谢礼,一切有条不紊,一切自在心中。 “谢谢丁先生。”武扬抬头。 “武少爷,能否借一步说话……”丁儒生稍有犹豫。 “这边请。”武扬面容悲戚,起身带路。 “武扬,武先生刚逝,有些话现在讲可能不大合时宜,但却不得不讲。”行至厢房,见四周无人,丁儒生神色严肃。 “丁先生请讲。”武扬。 “武先生蒙难,我们都很悲痛愤恨。”丁儒生稍有犹豫,便直言不讳:“对于报仇,你应该早有计划,我想要说的是,请你一定要三思而行,因为……你的行为,直接关系武府上下几十口人的性命……甚至关系着各位师兄弟,还有身后亲人的性命……” “丁先生,我知道您的意思……作为人子,这个仇我不能不报!”武扬咬牙切齿,目光凶狠。 “仇,一定要报!”丁儒生小声劝说:“小鬼子是不讲人性的,你不怕死,但是……你的母亲,各位师兄弟的家人,这些人的性命,都在你一念之间……” “可是……”武扬。 “武扬,这个仇,需要我们一起来报!”丁儒生接过秀才手中的报纸,递在武扬手中:“你看看吧,日本人已经在拿此事作文章了……” 武扬纳闷的接过报纸,展开一看,两行标题刺入眼目:日本刀客南京首战告捷。副标题:井边雄下月设擂碑楼挑战中国武师。 “小鬼子……”稍加一读,报上刊登的内容和言语,令武扬咬牙切齿,愤恨不已。 卑鄙无耻的小鬼子,明知武清云旧伤刚愈,却上门挑战,甚至杀人。却在报纸在说成日中武术交流,武清云不敌,死在日本刀客井边雄刀下……言下之意,中国武术不如日本! “所以,这个仇,已经不是你的家仇,它已经演变成了国恨!”丁儒生郑重的看着武扬:“小日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打击中国人抗战的决心和信心,这是一个很大的阴谋!” 丁儒生继续说:“如果你现在上门报仇,日本人会对外大肆宣扬,说中国武师没有武德,输不起,不敢迎战,只会私下报复。这……事关中国武术界的声誉,是国耻!” “武扬,咱们一定不能上小鬼子的当!”秀才。 “我……”武扬咬牙不甘。 “既然日本人想要公开比武,我们就接受他的挑战,在擂台上打败他,为武先生报仇,挽回声誉。”丁儒生。 “我……听你的!”除了父亲,武扬最为佩服的就是丁儒生。最近一段时间,他之所以常往长江书社跑,就是受了丁儒生和秀才的影响。他知道,丁先生和秀才,不是一般人,一定是支持抗战、有良知的中国人。甚至在心底暗暗肯定,二人都是共产党新四军,所以其才有了参加新四军,抗战打鬼子的想法。 其实,最近几个月,丁儒生和秀才,通过观察和了解,有意引导武扬参加抗日队伍,上战场打鬼子。 “武扬,有两个问题,我想了解一下。”丁儒生。 “您说。”武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