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除jian正当风紧时(二)
第三百二十二章除jian正当风紧时(二) 辜仁昌,南京栖霞区商会会长。 不久前,刚刚荣升会长的辜仁昌,从贵阳路辜家老宅搬到了淮阳路,一座大宅子,不仅占地面积广,且建筑宏大,具有中西合璧之风格,很是惹眼。 辜仁昌祖上世代经商,历经四代戮力同心之经营,可谓家底雄厚,非同一般。到了其父辜道明、其叔辜道言这一辈,家道更是鼎盛之极。 辜家经商,秉承“不依权不附官”之传统,且坚持百余年之久。意思很明显,辜家经商,不依附权贵,不参与政治。也正因为如此,辜家在南京商界,名声一向很好,也受到商界同仁的称赞。 其父辜道明先逝后,辜仁昌接掌辜家大权,照理说应继续秉承辜家经商之道,在乱世之中徐徐图进,或守土自保,以待国家光复。 可人到中年,才接替其父的辜仁昌则不作如此之想。好不容易掌控辜家大权,岂能不有所作为?当今乱世,日本人立足未稳,辜家当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壮大。不顾其叔父辜道言劝阻,在汪伪政府要员的劝说下,公然宣布支持南京新政府,彻底打破了辜家“不依权不附贵”且坚持百年之久的传统。 辜家之变,商界震惊,南京震动。 王立仁死后,辜仁昌在新政府的支持下,荣升商会会长,可谓志得意满。 不过,支持汪伪政府的辜仁昌,也不是没有好处。君不见原本属于杨、王、周等家的水路码头,一举纳入辜家名下。辜家发展,一时间风头无量,可谓如日中天。当然,暗地里,辜家撒了多少金银,为汪伪政府动用了多少家底,也只有现在的当家人辜仁昌自己清楚。 这些都可以不表。 单说说辜仁昌。其自担任副会长始,便利用辜家经商之便利,帮助日本人和汪伪政府收集、运送战略物资。新政府成立之后,为进一步获得日本人和汪伪政府的信任,更是成立一支便衣队,从最初商会内部监视调查,发展到搜集抗日情报,杀害抗日志士,死心塌地的站在了日本人身边。 辜仁昌此举,更深得日本人和汪伪政府之信赖,手中权力越来越大,对抗战之危害也越来越明显。 辜家百年声誉,毁于一旦。 擂台比武结束后,辜仁昌知道自己早晚都会成为新四军或者抵抗分子的目标,其行为更是变本加利,命令手下便衣队,配合宪兵、伪军、侦缉队,满大街搜捕抗日分子,抓捕抗日志士,先后已有数名抗日同胞,或死在其枪下,或被其送给日本人。 善于经商的辜仁昌非常精明。无论是监视商界同仁,还是抓捕、杀害抗日志士,只要与共产党和军统沾边儿的,这狗东西是一概视而不见。其他的,不管是谁,先监视,查明其行动和家产,再抓或杀,或报送日本宪兵。待日军宪兵采取行动之后,辜仁昌再派人查收其财产,悉数归入辜家。 国难之财,辜仁昌发家之道。 辜仁昌此举,激起了商界和南京市民的愤慨,都盼着谁出面,铲除这汉jian卖国贼,出了心中恶气。 不久前,为打击南京汉jian走狗之嚣张气焰,辜仁昌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南京地下交通站锄jian名单上。 杨闯提出“震慑计划”后,丁儒生首先想到了大汉jian、商会会长辜仁昌。 刺杀辜仁昌,不但给牺牲的抗日志士报了仇,还能震慑南京商界某些蠢蠢欲动的人。最主要的,也是为南京地下组织秘密筹集抗日物资提供便利。 商会办公点,立于南京闹市,毗邻区政府,有伪军一个排守护。再向东千余米,便是日军医院,向西是一片商业区,往来人员复杂,南来北往的人都有,可谓鱼龙混杂。 最近几日,日军宪兵满城搜捕狙击手,搞得南京城是鸡犬不宁,怨声载道。作为日本人和汪伪政府的坚定支持者,南京商会上下,更是风声鹤唳,恐慌气息无声的漫延。那些加入商会,替日本人和汪伪政府干事的人,时刻都在担心,狙击手的枪子儿,什么时候会打在自己的脑袋上。更有甚者,好些商家老板,选择闭门不出,以期躲避“灾祸”。 商会,门可罗雀。 为加强治安,稳定商界,安抚人心,日军宪兵巡逻队,改往常一天四趟巡逻,为每隔两小时一次巡逻。荷枪实弹的小鬼子迈着整齐的步伐,扛着寒光闪闪的刺刀,耀武扬威的从商会门前经过,大涨了商会里那些汉jian走狗的士气。 商会,渐渐热闹起来。商会的大门,进出的商贾也渐渐多了起来。 已是上午十点,辜仁昌才从四姨太肚皮上爬起来,精心打扮一番,坐着小汽车,脸上洋溢着商人特有的笑容,前呼后拥的来到商会。 辜仁昌本不打算来商会的,一连几天的搜捕,让他感到精疲力竭,始终有种没睡醒的感觉。可他又不得不来,一位北方来的朋友,专程从沈阳远道而来,与他谈一批过冬物资的大生意。这笔生意谈妥,保守估计,辜仁昌能在南京城购置好几个大铺面。 正做着发财美梦的辜仁昌丝毫没有闻到,空气中那一丝杀气。掉进钱眼儿,且坚定支持日本人和汪伪政府的辜仁昌,绝对想不到,有人会在商会门前狙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