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青石崖乱石杀敌(二)
第三百八十章青石崖乱石杀敌(二) 如果没有战争,青石崖该是个风景迷人的地方。 青石崖,一侧山势陡峭,怪石林立,一侧坡势平缓,树木繁茂。微风拂过,树稍轻响,落叶翻飞,一切静谧极了。 青石崖往前,行至数百米的密林深处,大虎带着几十名战士,头戴枝环,手握钢枪,刺刀磨得锋利,小心的隐藏在灌木丛中,大树后面,等待小鬼子的到来。 这一次,三营不再在坡势平缓的密林设下伏兵了。好话说三遍,同样的招数,常用会引起小鬼子疑心的。况且,吃了这么多回亏,狡猾的池边,已经有了疑心病。中国的兵法云:逢林莫追,逢林莫入,池边中佐已经深有体会。 “中佐阁下,前面就是青石崖。”几名日军侦察小组一路潜行狂奔,终于在距离青石崖六七百米处,截住了池边中佐和吉原中队。 “哦……”池边右手拄着军刀,左手举起望远镜,遥望着远处怪石林立的青石崖,内心感觉有些不安:“青石崖的,是否发现新四军的伏兵?” 一路追击,狡猾的新四军,充分发挥山地的优势,不但利用枪支、手雷杀伤皇军,还就地取材,制作陷阱、弓箭、木钉等冷兵器,可谓花样百出、防不胜防,给帝国士兵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三天三夜,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池边中佐率大队本部和吉原中队,二百多号士兵,虽然追得新四军满山乱窜,无处躲藏,但自身伤亡亦很惨重。如今,有战斗力的,仅余一百五十余人。 青石崖上,林木稀疏,没有看见伏兵! 青石崖下,坡势平缓,林木茂盛,是否还会有伏兵? 决不能再掉进新四军设置的陷阱!中国兵法有言:“逢林莫追,遇林莫入”,池边少佐越追越小心,越追越害怕,已经由最初的狂妄无忌,变成如今的疑神疑鬼,甚至惊弓之鸟。 “报告中佐,没有!”猎户出身的小队长太郎报告。 “没有?肯定?”池边双眉一锁,心存疑虑。 “是的,绝对没有!”太郎十分肯定。 “新四军的,哪里去了?”池边诧异。小队长太郎猎户出身,侦察的情报不会出错。 “报告,新四军的,已经向西逃跑!”太郎耸着狗鼻子,四处搜寻一阵,返身指着西方,信心十足。 “八嘎……”池边疑惑不解。按眼前这支新四军的战斗作风来讲,绝不可能放弃如此绝佳的伏击机会。可是,这么有利的地形,新四军为什么不设伏,反而逃跑? “八嘎……逃跑……”池边稍有沉吟,眼神凌厉,望着前方青石崖:“一夫君,你的,怎么看?” “大队长阁下,依属下看,新四军一定是逃跑了。”富康一夫回答肯定,没有丝毫迟疑。 “哦……为什么?”池边双眼微眯,侧首看了富康一夫一眼,转首继续望着青石崖,不知道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中佐阁下,您亲率大队一路追击,三天三夜,新四军从未停下休整。”富康一夫显然思考过,分析条理清晰:“加之新四军刚刚突破国军的包围,又与皇军连日激战,他们已经没有补给,士兵更是疲惫不堪,不堪重负……” “所以……”池边意动,侧首盯着富康一夫,等待其继续说下去。虽然,结果已经料到。 “所以,新四军已经无力再战,更没有心思和力量在青石崖设伏。如今,对于新四军,逃跑是唯一生存的机会。”富康一夫信心满满:“就算新四军能够在青石崖设伏,没有弹药的士兵,就如没有牙齿的老虎,无法继续给皇军造成伤亡!英勇的池边大队,不会惧怕山鼠一样在密林逃窜的新四军!” 山鼠,这就是富康一夫,给三营的称谓。 “哟西……”池边终于定下决心:“吉原君,你的,带领中队,迅速通过青石崖,向西追击前进!” “太郎君,你的,前面带路!”池边指着西方:“作为猎手,决不能让猎物从池边大队眼皮底下溜走!” 狂妄的池边中佐,把英勇的三营称之为猎物,把自己称为猎手,把云雾山里的追击战,看成了一场追捕猎物的游戏! 到底谁是猎物,谁才是真正的猎手,只有身处密林,一番较量之后,才能知晓! “嘿!” “嘿!” 二人闻声而动,转身小跑着离去。 “快快的,青石崖的,迅速通过!”吉原挥着指挥刀。 小鬼子训练有素,排成两队,端着长短枪,嚎叫着扑向青石崖,扑向青石崖西侧的密林。 “终于动了!”杨闯身上盖着厚厚的一层树叶,稳稳的趴在制高点,手握狙击步枪,眼睛贴在瞄准镜上,右手食指搭在枪机上。枪口,对准崖下的日军。确切的说,锁定了负责侦察和跟踪的太郎。 趴在制高点,日军池边大队,尽收眼底。 无论是猎户太郎带队侦察探路,或是崖前日军的徘徊,还是最后日军端着枪,嚎叫着扑向青石崖,杨闯均看在眼里。甚至,通过瞄准镜,杨闯能简单猜出池边等人的谈话内容。 不得不说,狡猾的池边,变得更小心了。 狗日的小鬼子,之所以象狗屁膏药似的,粘在屁股后面,无论用什么办法都甩不掉,原来队伍里有猎户,一路沿着三营撤离的痕迹追踪而至! 三天三夜,虽然疲惫不堪,虽然遭受重创,抓捕或者歼灭新四军,是池边追击的动力——哪怕明知前方有埋伏,池边也会率领士兵,不顾一切的追下去! 这一次,一心想消灭新四军的池边,虽然有所怀疑,但仍然相了太郎的跟踪的本领,采信了副官富康一夫的建议,虽然有迟疑,却依然沿着崖下不宽的道路追击而去,也不可避免的踏进了三营的伏击圈。 原来,小鬼子三天三夜,就象跟屁虫一样,无论三营想什么办法,都无法甩脱这支尾巴。正因为如此,引起了杨闯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