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扩张,扩张!
灭掉董陈默、大致控制洪山后,姚一尧为了稳定军心,被迫坐镇翡翠小区。 大批妇女和儿童被转移到W702,成了耕田浇水的主力军。 空车满载着粮食蔬菜返回洪山,短短几天内,基地储备的汽油柴油总量急剧下跌。 原本50多名还算可靠的成员,此时因为组织的膨胀,完全分散到了各个战线。 按理说这种百倍的扩张规模,很容易造成指挥系统的瘫痪以及下属成员的逆反。 还好,靠着侦察蚊的巡视,排除掉不少破坏分子。 给矿山又输送了几十名劳力之后,大部分蠢蠢欲动的家伙选择了蛰伏。 面对这终将崩溃的指挥体系,V257赶紧连续上马了好几个对应之策。 经过了以德服人、高喊口号等尝试之后,V257很快总结出来了让幸存者听指挥的宝贵经验。 事实证明,这年头,再多大道理也不如粮食靠谱。 暂时稳定之后,对于未来的规划也提上了日程—— 首先,中层力量的选拔。 所有在短暂的军训期间有突出表现的家伙,每凑齐10人,就会自动转入到培训序列中,由伍夏昭手下的4名战斗队员带领,每天执行搜救任务,在实战中学习。 因为作战有一定的风险,姚一尧给出了最高20%的战损率指标。 然后,普通群众的维稳。 在人口数量急遽增加的情况下,之前看似无用的文工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虽然大家都是信息时代的过来人,但是末世后7天断电断网,能活到现在的人差不多都已经有两个多月没心思搞什么娱乐活动了。 文工团的各类表演,再加上由可乐牵头负责的“天眼”、逐渐成型的暴力机构,在目前的体量下还算能应付得来。 最后,就是悬在所有“小领导”头顶的制衡之剑。 幸存者中为数不多的老人,尤其是50岁左右的大妈,被统一发放了红袖标,由姚老大亲自授予了“八卦”头衔。 这些人将专门负责监察民间疾苦、贪污腐败等恶行。 这年头,总不能指望靠着广场舞迎战丧尸大军,为了让这些大妈尽展所长,姚一尧也是颇费心思。 按基本国情来说,他们毕竟是活在一个讲人情的国家,洪山又不是什么特大城市,随着各项措施以及互相认识的幸存者越来越多,整个聚集地开始慢慢展现出自己的活力。 最先涌现出来的是大批基层医护工作者,虽然像陆虔浅那样出生科班且能做手术的医生不多。但拥有急救处理能力,对药品有了解的护士还是有不少的。 现代大城市建立不可或缺的基石之一就是发达的医疗系统,以基地现有的人手的确不能覆盖全部的科室,好在残酷的末世已经淘汰了大部分身体素质不行的人,一般要看病也多是外伤。 然后就是随着建设需求增加,而走到台前的各类技工。 在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像末世前那种集群住宿问题其实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