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海骢
李承乾轻吐开声,一声咤喝,弓如满月,箭似流星,向着箭靶射去。 嗯,不中。 李承乾心中有数,早有预料。他重新计算了下方位劲道,再度拉弓,三箭连珠射出。 他头也不回,左右手交换角弓,凭着直觉反身背射,又是三箭射出。 嗖嗖嗖……弓弦由紧绷转为放松,箭矢划破空气,发出刺耳的声音,箭鞭在接连不断的嘭嘭声中震动,六支羽箭停留在箭靶红心处,犹在颤抖。 李承乾调转马头,返回来处,途经箭靶后,他双腿一蹬马镫,翻身右手掣住缰绳,单单用左手摘下马槊,用力掷出。 箭靶应声而倒,顺风激起,满天飞舞的褐黄色尘土,真的勇士从来不回头看结果。 嘶~这厮好准的射技,好俊的马术,好恐怖的臂力,犹其是最后那个寂寞如雪,独自前行的背影,是何等的自信与潇洒! 校场中一片死寂后,随后暴发出惊天的喝彩声,这一刻他们认可了李承乾的实力。 汝之秀,吾等何时能及? 李承乾脸色发红,气喘如牛,他的左手犹在颤抖,他弯腰解下挂在马脖子上的水袋,拔开塞子,仰着脖子,兀自喝了起来。他兴头上来了,于是装了一手好逼,看这样子,结果好像还不错? 李承乾心中有底,这种作秀炫耀的行为,也只能在演武时玩玩,到了战场上自然是招招至简,一刀毙命为妙。 ………… 葱绿的草地上羊群在慢悠悠地行走着,游走的牧人驱赶着羊群。自此地再往北就是湛蓝的青海湖,牧民们代代相传的梦幻之湖。 在那似乎与天空相连的无边无尽地延伸着的碧蓝色湖水中,有一抹突出的黑色,那就是神秘的海心山。 在这里是吐谷浑人培育闻名遐迩的千里马“青海骢”的地方,而湖边这些绿茵茵的可爱草地,则是吐谷浑人的黄金牧场。 吐谷浑人相信青海湖里有龙神,“青海骢”是龙种。 前朝隋炀对此信以为真,他曾派兵攻灭吐谷浑,占领了青海湖地区之后,还特地命人将2000匹母马赶入海心山,想得到传说中的千里马,结果无功而返。 而当后来隋朝内乱时,吐谷浑国主慕容伏允趁机带领兵马夺回了青海湖,重新占领了这片黄金牧场。 其实,“青海骢”是吐谷浑人利用自己高超的养马技术培育出来的新马种。他们利用青海湖周围草场优越的自然条件,从遥远的波斯引进优良的马种,与当地马杂交,利用杂交优势,培育出了“青海骢”。 而吐谷浑地处青藏高原,水草丰富,很适宜放养波斯马,于是吐谷浑大量引进,将它们放牧于青海湖一带,并且迅速繁衍的。 “青海骢”风骨俊秀,极为健硕,耐力超常,善踏侧步走,据说能日行千里,常常被吐谷浑王当成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中原王朝。 而在长安,皇室子弟、豪门贵族、他们常骑着“青海骢”外出游玩打猎或参加马球游戏。 在李承乾的马厩中就有一匹正处于幼年期的“青海骢”,这还是当初贞观四年时,李世民挥师北上灭东突厥,横扫六合,豪气干云,气吞万里如虎之际。 各部前来长安朝拜,归附,参见“天可汗”时,吐谷浑来使特意进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