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千里追袭
慕容伏允有意率军自后方突围,在他们前方,多国联军的防线不断地被撕裂。 不像大唐的骑兵,即便是轻骑身上都着甲,这些各部骑兵身上穿的都是皮甲,不像大唐骑兵那样耐cao——防御力惊人。 在吐谷浑骑的弓箭和弯刀的猛烈攻击下,各部落联军很快就显露出颓势,终于他们的防线被吐谷浑骑兵冲开。 随后慕容伏允在吐谷浑骑兵的部分主力保护下,抛下辎重和粮草,以及儿子带着部队轻装撤入吐谷浑国深处! 战场上,李承乾早已杀红了眼。自吐谷浑骑兵胯下夺来的青海骢早已被乱箭射伤,李承乾很快就选择下马步战。 不像那些重甲骑兵,马匹身上还披着马铠。 李承乾和那三千诱敌的骑兵马匹身上并无马铠,除了马上的骑兵身着明光铠外便没了其他甲具。 马匹没了后,李承乾将马槊刺入一名吐谷浑人体内后,他也懒得拔下,直接抽出腰间横刀选择步战。 不知不觉间,在他的身边已经汇集起了一只小队,以李承乾为锋,在吐谷浑人中撕杀陷阵。 当李承乾觉得眼前忽然一亮,习惯性挥出的一刀砍了个空时,他微微一怔。 随后他插刀驻足,喘着粗气,缓缓扫视着在他身后的战场,不是何时吐谷浑骑兵早已溃散成一片散沙。 十几支唐骑正在战场上到处支援,几支残存的零星的吐谷浑骑兵还在进行顽强地抵抗,不过无关大局。 汗水与血水顺着李承乾的额头,脸庞,脖子滑入明光铠内。 铠甲里的内衬早已被血水汗水浸湿,粘黏在身上极不舒服…… 李承乾不断调整着呼吸,想要拖着废疲惫的身躯向犹在抵抗的局部战场走去。 可是他实在是太累了,冲阵时精神注意力高度紧绷,他根本不敢放松一刻。 当他领着身后这小队唐军杀透敌阵后,身后的敌人陆陆续续被解决掉,才得一时半刻的休息。 一旦放松下来后,李承乾浑身上下到处酸痛无比,甫一想抬手移步,却是动弹不得。 索性他就和其他疲惫的边军一样,坐在地上,背靠着身后的战友,仔细检查着自己的伤口,等待着治疗。 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战役唐军——大胜! 成功地击溃了吐谷浑的动部分,只是不知道慕容伏允有没有被捉住…… 若是活捉了伏允,恐怕这吐谷浑还是不能彻底地平定下来,依照李世民的性格,多半还是会像处理颉利可汗那样,打服后采取怀柔政策。 可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李世民若是在世还可以凭他的威名压制住各部sao乱,若是在他死后,在李承乾死后,后代不给力又该怎么办? 别看后世唐朝疆广阔,可是来的快生的也快,真正能够长久把控的还是中原地区,即便如此安史之乱还是迫使大唐经济重心逐渐南迁,富裕的南方为平定安史之乱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李承乾摇了摇脑袋,还是想的太远,现在考虑是按照朝廷为是适应其地的而置的羁縻府州,还是前世鹰酱划分各州,或是兔子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