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卑鄙的辣椒弹
现在去开元柜坊工作是最吃香的一个职业,别人一听说那个谁谁谁是开元柜坊的,立刻就就会高看几眼。狂沙文学网 这明安是不能待了,干脆被扒了重建。有钱,任,李搬到了大同。 韩鄂来了, “陛下,这花生已经成熟,陛下是否去一趟?” 李摇了摇头:“朕还有别的事要忙,让大臣们一起跟着,再让他们刨一亩、不,两亩地。什么时候刨完两亩地,什么时候放他们走。” “遵旨。” 这些王八蛋大臣们欺负李,李记仇了。 王八蛋朱老辣、辣椒面,这真是个好东西。 今天李在宫外试验这玩意儿,改名李保国的清虚子陪同在侧。 李没学过土木设计,无法给予太多的建议,这抛石车基本还是按照古人原理制作的。 古代抛石机通用木料制成,炮架上方横置一个可以转动的轴,固定在轴上的长杆称为“梢”,起杠杆作用。 只有一根木杆的称为“单梢”,设多根木杆的叫“多梢”,梢越多,可以抛的石弹就越重、越远。抛石机在中国最早出现的确切时间囿于史料所限暂时无法获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至迟在战国时期,抛石机就已经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了。 这这一点上,我们一直认为西方相对要先进一些。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发展出了复杂的扭力投石机和弩炮,并将其大规模地应用到了各类军事行动中。此后在中世纪,西方国家又制造出了威力强大的配重投石机,并迅即被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投放到了夺地争霸的战场上。 然而李经过实验才发现,扭力投石机和弩炮,跟大唐造出来的抛石机竟然还相差一段距离。 扭力投石机,它是利用扭绞筋束所产生的动力来抛石弹,其机架顶部安有横梁,底部横装一股扭绞得很紧的筋束,抛杆的末端即竖插于筋束中间,前端做成勺形或系一皮囊以盛放弹丸。 平时,筋束扭绞所产生的弹力使抛杆紧紧抵住梁;施放时,将抛杆往下扳平,用一扣发装置锁住,装上弹丸后脱扣,抛杆猛然回弹打在横梁上,弹丸便在惯力的作用下飞出去。 听起来很厉害,够复杂够精巧,比中国那个简单的木头杆子和绳子强多了。实际上,这种扭力抛石机威力远远不如我们自己造的威力大。 扭力抛石机的效率远低于杠杆抛石机,前者抛的石弹可重23~79公斤,程不超过150米;后者弹重可达120公斤,程73~170米。 也就是说,扭力抛石机在我们大唐自制的抛石机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我们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绝不是盖的,扭力抛石机虽然结构复杂,殊不知在古代越是复杂的东西可靠越差。并非我们古人不善于发明,而是我们更倾向于实用。 一般抛石机弹药都是用的石头,或者浸了面油的火油罐。后者威力要大得多,一旦发出去,到对方阵地上就是一片火海。 但李更损,他把抛石机弹药直接换成了“火药”。 火药弹药乃是铜制,这玩意儿一旦爆开,破片杀伤力堪比现代手榴弹了。 火药里面,李还夹杂了辣椒面,他要试试这种生化武器的威力。 李保国他们也不负众望,抛石机已经有了瞄具,虽然可靠差了点。距离越远准确越差,但在七十米以内,抛石机的准确度还是有保障的。 前面五十米处有个土坡,那里是弹着点。土坡周围五米外用盾牌护住,盾牌外是二十多名死士。 这些人是实验小白鼠,弹药被换了,换成陶瓷的。但高速爆破飞行下,陶瓷和铜片的杀伤力没有什么区别。 这二十多人唯一的防护措施是边的盾牌,他们要承受一下这抛石机扔出来的火药的威力。 抛石机的研制是李保国做出来的,所以就由他来调整角度瞄准前面那个土坡。 土坡外围的‘小白鼠们’紧张的等待着,他们倒是不怎么怕火药的爆开。这颗火药是特制的,理论上他们在这火药爆炸安全范围之外。就算是爆炸,他们有盾牌护住体,也不至于被炸死炸伤。 他们害怕的是李保国,这家伙怎么看怎么都不靠谱。万一他瞄准的不对,一发火药落下来。没落到弹着点,而是落到自己头上,别说是头盔,盾牌也挡不住。 李保国调整了半天,李都有些不耐烦:“李保国,你他娘的行不行?” “陛下切莫着急,臣再看看。”李保国又鼓捣了一会儿自己研制的抛石机,然后站起来拍了拍手:“好了,现在只要一搬这个机括,弹药就能到对面那个土坑上。” 一个抛石车少则几十人,大的多则二百人才能确保发,早有侍卫拿着火把在一旁等待。 李怎么看怎么不靠谱:“李保国,你不会偏了吧。告诉你,你要是偏了,不中那个土坑,落在那些侍卫边会死人的。” “陛下放心,臣以脑袋担保,这么近的距离绝对不骗。”李保国信誓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