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盛世黑手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一章 马蹄铁事发了

第五十一章 马蹄铁事发了

    盯着杨皓的密探禀告着说:“那杨皓已经运着粮食出城,往西边去了。”

    李世民问:“他家中情况,可调查清楚了?”

    “杨家情况并不复杂。臣等已经调查清楚,请圣人过目。”

    这是派去鄠县调查的探子送回来的报告。

    李世民看了。

    确实很简单。

    一个关中的普通庶人地主家庭。

    有千多亩田地,大多是其父杨柏德分家后买下的。

    杨皓祖父在前朝做过买卖。而祖父母死后,杨家就了分家。

    父兄都读过书,一个弟弟在鄠县县学就学。一个幼弟和一个侄子也开始启蒙了。也算是耕读之家。

    杨皓的家庭:父母在,不过母亲是继母。家中四兄弟,还有两个meimei。有两个jiejie,都已经嫁了。嫁的人家也相对简单,也是耕读之家。

    而杨皓情况特殊:按律法,父母在而分家,得了四百多亩的下田。如今正在准备建房子。

    那些都很正常。

    不过也有让李世民注意的地方。

    “他招募了数十个家丁?”

    “是。不过那些人都是因伤退役的府兵。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残疾,最严重者,断去一臂。属不再征召之人。”

    李世民点头,说:“这些人从何而来。是家中没有田地,还是无力耕种?”

    密探忙说:“据查,那些家丁,原籍多在山中。家中并无多少田地。多以打猎为生。也有几人,应当是因为残疾,无力耕种田地。”

    李世民冷哼一声:“这么说来,这杨皓,还是给这些人一条生路了。”

    密探垂头不敢吭声。

    “可查到他屯粮是意欲何为?”这上面写着,杨皓已经数次买了粮食回村。虽没有这次多。却也不少。

    密探忙说:“据说那些家丁月俸颇丰。残疾不影响劳作的,一个月可得一贯五吊钱,还有米、面各三斗。

    “如今杨皓又在招短工,要砍伐林木、平整土地。还要找人挖窑烧砖,说是为自己与家丁建房。

    “听说要再招上百人。这些人在做工期间,不仅有工钱,还包一日三餐。杨皓买粮,应该是为了给这些人吃用。”

    李世民看杨皓买的粮食,估算也只有了三四千石。这数量,如果要养一百五十多做工的人,确实也不算太多。

    做工的人吃得多,他还是明白的,放开了吃,一天能吃上一斤多粮食。三四千石,算着有点多。

    但看到杨皓手里只有几百亩下田……而且现在关中百姓都担心今年要旱。

    ……也可以当做他是未雨绸缪。

    这个也可以略过。

    他又看到上面还有关于杨家大房和二房之间的纠纷,抬头说:“那杨柏德是记在嫡母名下的庶子?”

    “是。”

    “难怪了。”嫡庶不分,乱家之兆。

    不过现在已经分家,杨家二房是嫡是庶,也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

    他抬头,说:“你确定杨皓出城时运了不少箱子。车辙如何?”

    “看着车辆沉重。运箱子的马车也相当沉重。不过,看着不像是铜钱,至少不全是。”

    李世民看着折子,半晌才说:“若是真如你们探查所得,那杨皓岂不是已经家资数十万贯?”

    朝廷收税,主要税源是农民,收的不是粮食就是布帛。收的货币税,主要税源是商税。

    而朝廷一年的商税,也不过三十万贯。

    李世民都有点眼红杨皓了。

    “难怪外面说,杨家大房想要谋夺他家产。”就算没有数十万贯,十万贯也应该有。

    李世民不是那种会眼红别人身家的皇帝。他只会担心别人有太多身价,会意图不轨。

    “退下吧。”

    密探躬身推出殿外,想到皇帝没有交代还要不要继续盯着杨皓。那就是不需要改变——得继续盯着。

    他正要离开皇宫,见到据说在养病的兵部尚书竟然来了。

    他忙站住施礼。

    杜如晦回了半礼,却没说话就继续跟着内侍往前走,听到身后有内侍说:“杜公,圣人宣你进内。”

    李世民听说杜如晦竟然来了,也是惊讶。

    杜如晦虽然好了些,但不是让他先养病的?怎么突然来了。难道是什么地方出了叛乱?

    看见杜如晦面色并不是忧虑,似乎还有一些欢喜之色。

    他心下一松,忙让人赐座:“克明面带喜色,可是家中有喜事?”

    杜如晦叉手说:“恭喜圣上,并非臣家有喜事,而是朝廷的喜事。”

    “哦,不知喜从何来?”

    杜如晦从袖中拿出一根弯曲的铁片,还有一份公文:“请圣上看看这个。”

    大太监将东西转到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看着铁片,上面有几个狭长的孔,却看不出什么名目。

    就打开公文。

    只听杜如晦说:“这公文是沙洲总督牛进宝送来兵部。说是得了一法,可避免马蹄损伤。兵部同僚认为兹事体大,便马上送到臣府中。”

    李世民已经将公文看了大半,摆摆手,让杜如晦先不要说话。

    他看完了,哈哈大笑说:“好,好。不想这小小铁片,竟然有如此大用。”

    杜如晦也是满脸笑容:“恭喜圣上。有了这马蹄铁,不仅可提升我方骑兵战力,更可减少军马损耗。此长彼消,再过数年,我大唐就无需担忧突厥骑兵了。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马上验证牛大将军所言。若真有奇效,当在全军中推行。”

    李世民不解:“为何只在军中推行。若是有效,民间马匹如果也钉上这马蹄铁,牲畜损耗也少些。”

    杜如晦起身叉手说:“臣以为,等突厥臣服后再全国推行更好。若是被突厥得去,于我军不利。”

    李世民沉思一会,沉声说:“克明果然持重。”

    他也想到了杜如晦真正的担忧。

    这马蹄铁的技术除非不用,不然就根本无法保密。

    它太简单。

    只要会打铁,看一眼就能做出来。

    所以杜如晦说防着突厥,那是根本没办法防的。

    如今他虽然登上了帝位,但许多地方未必就真心臣服了。

    大唐与突厥必有一战,如今却是胜败难料。如果万一败了,他威信必然大坠。国内不臣之人,说不定会反叛。

    要是这时就全国推行了马蹄铁,那叛军也有……朝廷骑兵就没有了优势。

    等打败了突厥,他才能算是真正坐稳皇位。到那个时候,叛乱也没有了人心。那就完全不用担心了。

    那么防不了突厥,难道就能防得住那些有异心的人。

    当然也防不住。

    但是只要朝廷没有全国推行,其他人就算是弄马蹄铁,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给自己的马弄上。

    一旦有人敢私自大量弄,那就是谋反。

    因为,铁是朝廷管制的物资。没有大量的铁,你就做不了马蹄铁。如果你有了大量马蹄铁,铁是怎么来的?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私囤铁料,就是有谋逆之心。

    所以他们只需要控制铁就行。严格限制铁料外流突厥,一向是重中之重。

    只不过如今要更加严格才行。

    李世民对杜如晦说:“克明,你回去上一个关于铁料的奏折吧。”

    杜如晦听弦知雅意:“臣遵旨。”

    又提醒说:“圣上,牛进宝在公文中说,这马蹄铁是一个叫杨皓的关中所献。若马蹄铁有奇效,于国有功。理应安抚一二。”

    李世民点头说:“这人朕倒也见过,他对外族颇有敌意。他既然将东西献上,也不用担心他会外泄。先验证,若是真有效,各有功等,朕自有安排。”

    “圣上英明。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