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春秋当暴君在线阅读 - 第532章 大灵兴盛

第532章 大灵兴盛

    县府通过这样的方法,积累民望,在每年的选举中,连任县长。

    这样就有机会入国府总政厅做事。

    而自从县府选举制度成立以来,很多县长,通过连任得到了国府的青睐,被招进总政厅。

    从此一飞冲天,也算是青云直上了。

    要知道。

    这些县官能吏,大部分都是旧世族子弟。

    土地被国有制了,世族也就不攻自破了,他们希望能找到更好的靠山。

    国府总政厅,就是他们的目标。

    加上每年徐灵隔三差五的检查吏治,召开大朝会,召集全国县长入灵朝拜。

    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县长的忠诚值。

    没有达标的,统统踢开。

    这也是为什么大朝会被各县县长们成为‘罢官会’的来由。

    通过cao作选举,贿赂民众,游说游街,通过那些形式主义而任职县长的,一般忠诚值还真的不怎么高。

    这种人,一般都是为了一己私欲,才敢这么做的。

    真的为了百姓国人,勤勤恳恳的治理县城,忠诚值是非常高的。

    因为他们至少知道,要做好自己的职责,这是将爱国这件事付诸于行动,而不是空口说白话。

    而入了总政厅的,没有一个人吃亏。

    一个个都起飞了。

    虽然总政厅工作压力大,但却能保证县长一家人能搬进灵邑生活。

    要知道,由于经济发展,灵邑的房价、物价,贵到了极点。

    这也是整个灵国的经济中心,一般人还真的住不起。

    但入了总政厅,每个月的俸禄,就能让县官一家人在灵邑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不但如此,

    在灵邑周围,正在兴建四层楼高的水泥居住楼房,并且正在沿着居住区修建绿植和水渠以及道路,还有商业街等等。

    由于土地国有了,又导致国府征用这些土地改造,轻轻松松。

    总之,

    现在的灵国,由于徐灵的各种政策,在不断的互相辅助,形成一种正面的良性循环。

    当然,这种循环,要建立在国府有钱的基础上。

    比如你让国人搬走,好征用他所居住的土地,那自然而然要给这位国人寻找新的居住点。

    要么是给他钱,让他自己找,要么是给他房子,让他去住。

    这也就是拆迁的由来了。

    由于吏治的清廉公正,做事就没人吃亏,加上大灵律在不断的修缮,灵国的法治和‘爱国忠君’的思想,日益浓厚,并深植人心。

    徐灵就经常在上书房跟两位丞相感叹。

    说什么商君用了二十年变法,而大灵只用了十七年,比商君还要厉害三年。

    这让两位丞相一脸懵逼,商君是何人?

    ……

    江东在逐渐的变得富裕。

    很多南境的居民,由于地价很贵,时常要他们缴纳六成甚至七成的谷物,让很多人南下入江东。

    因为在彭杰的农业政策下,没人只需缴纳五成而已。

    别看只有这区区一成,数量却是很大的。

    很多人愿意南下迁移。

    这其实也是南境那边县府的策略,为了刺激民众迁徙江东,扩充江东的人口,必须要加税。

    让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全部去江东,建设江东的农业。

    江东也实实在在成为了南军、大芝邑的超大后方。

    种植出来的谷物,源源不绝的运送到了大芝,又由大芝勾氏一族统一调配,运送到灵国各大边境囤积。

    徐灵看着从江东四县递送上来的彭杰奏报,心里很是欣慰。

    不禁在朝会上,当着彭律己的面又狠狠夸奖了一番彭杰的功劳。

    “寡人有彭氏一族,大灵何愁不兴?”

    通过这条奏报就能得知。

    一年来,从南境迁徙来到江东参与农业种植和生产的人口有数十万户。

    若以一家三口为参照的话,那起码有五六十万户。

    这些人,无论男女,都是农民出身。

    他们参与彭杰的农业政策,每次收割只缴纳五成谷物,剩下五成自己使用。

    彭杰在江东的名望,渐渐的拔高,逐渐的被百姓国人称道,竟将彭杰誉为‘农神’。

    这种殊荣,其实已经有点功高盖主了。

    但徐灵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还在朝会上与群臣商议,迅速通告铁道部,江东道的铁路要迅速修好。

    “寡人要亲自坐着大灵的火车前往江东,把彭爱卿接回来!”

    彭律己站出一步,全身发颤:“谢君上恩典!”

    说完,他跪下磕了几个响头。

    这一幕,让群臣都有些动容。

    彭氏一族,在今天才算是彻底的雪耻,不但得到了君上的承认,也得到了百姓国人的承认。

    彭律己如何能不感谢徐灵?

    连带着好几个彭氏一门的官员,忠诚度都在‘唰唰唰’的上涨。

    ……

    周襄王二十八年。

    天下再次发生巨变。

    因为晋国在卫国败给了灵国,这让秦穆公称霸之心再也无法遮掩。

    于五月初,秦穆公率领两万铁骑伐晋,并先后攻克王官、郊地。

    随后,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抵达崤山,埋葬了当年阵亡于崤山的秦国士卒的尸骨。

    秦穆公还召开了誓师大会,要攻伐晋国,并劝谏中原国家识时务,不要再为晋国作伴。

    又是那几家老墙头草了,郑宋陈蔡沈五国随即切断了与晋国的联系,即便不出兵伐晋,也只是想坐山观虎斗。

    晋襄公大怒之下,无法分兵去找他们算账,加上刚打败灵国,国力尚未恢复。

    无奈之下,晋襄公从白狄、赤狄强行征兆了一些士卒,勉强凑到了五万甲士,前往崤山迎敌。

    崤山那个地方,其实是个大峡谷,

    晋军突入崤山,由于新兵根本没有接受过训练,栾枝引年迈体衰,怀病在身,根本无法善加驱使,让大量的士卒冲进崤山,遭到了秦军的埋伏。

    大量的碎石和火油从两面悬崖落下,杀掉了无数晋卒。

    崤山一战,秦国获得完胜,在崤山死了一万多晋卒,也算是给当年死在崤山的秦军报仇雪恨了。

    然而,

    战役还没有完。

    自崤山冲下的秦军骑上了战马,追着晋军又剿灭了一万甲士这才得以撤兵。

    晋国大败,退守郢都以西七十里外的隆地。

    晋襄公口吐鲜血,气急攻心,差点没了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