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理寺小郎君在线阅读 - 第139章 新任务,皇帝的可怕之处

第139章 新任务,皇帝的可怕之处

    这个世界没有神力,任何所谓的预言,怪力乱神都只是一些旁门左道的诡术罢了,当不得真。

    就在刚刚,元博却亲身经历了一次预言。

    皇帝与万宗德刚说幽州大火,转眼便有侍卫来报,印证了这个事实。

    而时至今日,他已经并非第一次遇见这样的预言。

    首先是公主失踪前,找到元博前身的那个黑衣人,对方预言了上官锦的入狱,以及公主必在国公府中。

    其次,便是那位天山师尊预言上官锦的名册一旦现世,三师便会暴毙,司空淼也会身亡。

    因此牵引出来的问题,最后会不了了之,如若需要一个主谋,那么这个主谋就必然是宣威侯张风晓。

    眼前这次,预言者竟是皇帝和万宗德,而幽州大火竟就在眼下发生。

    前两次的预言,几乎都已成真。

    除了三师案的主谋,并未指向张风晓之外。

    但元博知道,张风晓之所以还没成为主谋,或许是因为有人还并未急切需要一个结果。

    在这些看似能够预言的人之中,除去了诡术之说,事实上只有三个可能性促使他们能够未卜先知。

    第一,他们本就是策划这些事件的主谋,能预言便就是必然的。

    第二,他们参与这些事件的铺排。

    第三,他们早就知道有人在谋划这些事件,但并未有所动作,反而是乐见发生。

    简单来说便是,他们要么是主谋,要么是帮凶,要么就是知情的旁观者。

    而在幽州大火这件事情上,皇帝与万宗德能够预言,到底是在其中扮演了哪种“可能性”的角色?

    他们又为何要火烧幽州大狱?

    难道是...

    下一刻,元博脑中浮起了一个人名,许骁!

    难道火烧幽州大狱是为了杀死许骁?

    但转瞬,他又立马否定了这个可能性。

    许骁乃一代将才,素有军功,当年牵涉的冤案已经被平反。

    按理说,皇帝即便知道许骁还活着,应该是开心才对,怎会起杀心?

    但如果幽州大火的发生,不是为了杀死许骁,那又是为了什么?

    幽州大狱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元博陷入了苦思之中,却是忘记了回应皇帝的话。

    那名通报的侍卫说完话后,仍跪在殿中。

    萧天河早就预言大火会发生,此时却装作震惊,大怒道:“什么?正值朱王丧期,举国哀悼,幽州竟发生如此失火走水之事,幽州刺史是干什么吃的?传旨,将幽州府一众官员全数拿下,责其失职之罪,交由刑部发落。幽州军全力扑火,怠慢者斩!”

    “遵旨!”

    侍卫领命而去。

    萧天河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但等到侍卫走后,却又立马换上了和颜悦色的姿态,看向元博道:“爱卿,刚才说到哪儿了?”

    元博心中一笑,暗叹这位皇帝的演技一流,回道:“陛下说,三师以及军械本由大理寺丞元博主理...微臣理应不知。”

    “哦!”

    萧天河从龙椅上站起身,边走已被关进幽州大狱。此刻又突生大火,想必这厮已经被烧死。但此案仍需细查,那便交由爱卿接手吧。”

    “是!”

    “不过你仍需知道案情,万爱卿,你和他说说。”

    萧天河笑意吟吟的说道。

    万宗德应了一声是,转头便道:“三师暴毙,皆死于军械。背后牵出有人意图逆乱我大燕江山,其心当诛!朱王萧胜昊既是大宗令,又是军器监正,身兼数职,地位举足轻重。多年来,却受人胁迫,行倒卖、私铸军械之勾当。后,惨遭幕后主谋杀害,嫁祸于大理寺丞元博。”

    “现已查明,这幕后主使者便是突厥人。突厥觊觎是中原沃土,企图染指天朝江山,故策划行此等逆乱之事。”

    元博听后,大惊失色。

    萧胜昊牵涉军械案,继而引出突厥人,这些线索都是元博查到的。

    但此前还未及向皇帝和万宗德禀报,为何他们已然知晓?

    他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萧胜昊这条线索,那是不是也知道了许君卿等人的隐秘?

    甚至知道许骁仍活着,且就在幽州大狱中?

    知道萧胜昊涉案,通过私铸军械的交收,以及近年来军器监出产兵器的去向,便不难猜出谁是幕后的主使。

    换言之,皇帝与万宗德若已经知道军械案的所有内情,便不难想到突厥人只是一个“替罪羊”,背后另有其人在运筹。

    那么,万宗德为何还声称突厥人策划了军械案?

    最最疑惑的一点是,元博还未通报,他们为何已经得知?

    何人向他们透露了这些隐情?

    难道说皇帝不止指派元博一人彻查此案?还有人跟他一样在查这件事?

    又或者,元博身边有人暗中向皇帝知会了这些线索?

    从京城出来以后,元博所查到的“眉目”,只对身边的几人说过。

    崔三,张余,华平安,许君卿,薛芸姝,司空小小等。

    其中,除了许君卿之外,其余人都只是知道一些片面。

    即便是这些人中,有人私自将消息传到萧天河和万宗德手中,也不会知道得如此清晰。

    私铸的军械流入了各部官军手中,真正的军械却下落不明。

    结合塔鲁的供述,并非是突厥人拿到。

    那么,真正的幕后黑手依旧是在隐藏才对。

    断言是突厥人策划,便是一种臆断。

    万宗德掌管大理寺多年,他若全然知道内情,定然不会下此结论。

    但他此时居然笃定说就是突厥人所为,这便显得极为不正常了!

    除非...

    不仅是突厥在寻找出兵入侵中原的借口,大燕也在伺机制造踏破大草原的由头。

    撇去皇帝如何事先得知案情的原因不讲,他既然明知军械案不关突厥人的事,仍要强行指认他们是主使,唯一的理由就只能是想找借口出兵讨伐。

    塔鲁的出现,本就是一个牺牲品。

    突厥人设计让一个部落首领的私生子死在大燕,继而以复仇之名出兵。

    元博救下塔鲁的命,本想告知皇帝,揭穿突厥人的阴谋,阻止一场兵戈。

    没想到,皇帝居然也想找理由出兵大草原?

    那...会不会整个所谓的军械案,都是皇帝一手炮制出来的?

    元博所查到的线索,与此时万宗德所说“不谋而合”,并非有人事先泄露,而本就是皇帝在暗中指引他查到的?

    其目的和突厥人是一样的,都只是为了挑起纷争?

    但若真是如此,有何必要杀死三师和萧胜昊?

    元博瞬间意识到了眼前这位皇帝的深邃可怕...

    但同时他也知道,此事绝非如此简单。

    制造纷争的由头,根本无需如此大费周章。

    此时,他故作镇定道:“背后居然是突厥人在作祟?但既已明了,此案岂非可以结案?又转手下官,这是...”

    万宗德笑道:“背后主使是突厥人,这点虽然明了。但他们能渗透到军器监,在朝中必有内应。你接手的目的,便是要挖出这个内应。”

    元博先应了一句“是”,而后又试探性地问道:“那不知...陛下想如何处置突厥人?”

    萧天河脸色一收,道:“哼!突厥人居心不轨,企图祸乱我大燕天朝。此等忤逆之举,我大燕天军岂能罢休?朕已命朔方、西域、云州三地枕戈待旦,朱王葬礼一过,便挥兵直上,斩了阿史那可汗的头颅!”

    他说得字字铿锵,声色俱厉的样子,目光中同时显出一丝期待已久的兴奋。

    万宗德适时附和道:“突厥人犯我天威,企图乱我社稷。陛下出兵讨伐,乃是顺应天理,万民从心。”

    元博倒也识趣道:“陛下英明,大燕必将势如破竹!”

    萧天河满意一笑,道:“好!天朝上下一心,一统各部,指日可待。不过,朕仍有两个新任务要你去办。万爱卿,交予他。”

    新任务?

    面具之下,元博微微皱眉。

    万宗德随即伸手入怀,掏出一幅画像向元博一展,但并未直言。

    萧天河却道:“画像上之人,名叫赵白眉。此人神出鬼没,行踪不定,却牵涉一桩大案,恐与突厥人的内应有关。你将之给朕找出来,不论生死。”

    元博震惊不已,画像上的人居然就是他那位天山师尊...

    他叫赵白眉?

    但此前在京城之时,他给元博的来信中,不是署名“谢坤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