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云起江南(二更求收藏推荐)
第五十一章云起江南
河东道,朔州府。
朔州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一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
此时,夕阳余晖洒遍五台山。
贫瘠的山坳中,一间破旧不堪的庙宇中有炊烟升起。
没有风,青烟垂直而上,缓缓的消散在夕阳的余晖中。。
庙门口,老和尚坐在一块打了无数补丁的灰布蒲团上。眼中满是慈爱的笑容,看着整抱着柴火,烧着水的小和尚。
虽然叫做小和尚,但这和尚着实不小。
一人高的标准身高,眉眼清秀,颇为俊俏。
不过,可惜的是,或许是山里的伙食太好,小和尚明显肥胖过度。整个人横长开来,竟有八尺腰围。
宽大的僧袍穿在身上,被撑的紧紧的,如同性感的紧身衣一样。
小和尚一边搬着柴火,一边跟老和尚闲聊着。
“师父啊,为什么咱们这座山叫五台山呢?”
“徒儿啊,你看,咱们这座小院四周,有五座山峰如同高台,直插云霄。所以,世人便称这里为五台山了。”
“师父,你说别的寺院为什么香火旺盛,和尚们不愁吃不愁穿的。咱们这儿怎么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怎么就这么冷清呢?连买米的钱都没有,还得下山化缘!”
老和尚认真的想了很久,然后自认为很有道理的回答道:“那是因为,天下信武不信文!”
“师父啊,要不咱们改名吧!对外就说,这里是如来座下护法金刚的道场,肯定有人来。您说好不好!”
“好个屁,你把文殊菩萨都赶出家门,小心普萨晚上掐死你!”
“大半夜喜欢掐人的是鬼!师父你胆子好大,竟敢说普萨是鬼?”
“嗯,师父什么时候说过?”
“就在刚刚!我都听见了!”
咚的一声,一个木瓢破空而来。砸在了小和尚的脑袋上。
“我说过?”
“没有,绝对没有!”
“嗯,孺子可教也!”
片刻后,小和尚好了伤疤忘了疼。
一边往灶台里加着柴火,一边兴冲冲的说道:“师父啊,我看你印堂发红,此乃驾鹤西去之兆,师父,你是不是要驾鹤了?”
呼,木瓢再次飞来。
咣当一声,在小和尚的屁股上开花。
老和尚气的吹胡子瞪眼:“逆徒,你竟敢咒为师?”
无限好的夕阳下,群山披霞,万籁俱静。
二人就这么聊着,斗着嘴。
山间的气氛,恬静安详。
小和尚蹲在灶台便,鼓着腮帮子,使劲儿的吹着火。
灶台中,木柴烧起的火焰,被这小和尚一吹,迅速变得幽蓝。
不到片刻,锅里的水便烧开了。
小和尚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扶着膝盖,艰难起身,准备进庙取米。走了一步后,小和尚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头朝着南方望去。小眼睛里满是好奇之色。
这时,坐在门口脸上带着慈爱笑容,吃着吃喝的老和尚,突然间一脸的慈悲笑容消失不见,抬起头朝着南方望去,眼中满是凝重之色。
老和尚双手合十,一脸慈悲怜悯之色,望着南方天空中一朵黑云,目光怔怔出神,轻叹一声,低声喃喃道:“魔童来了,魔王还会远吗?”
小和尚暂且收起了对那朵黑云的好奇心,认真的回想了一下师傅的这句话。
然后很认真的看着师傅,点头道:“师傅你很多年没说过这么有哲理的话了!”
老和尚苦笑了一声,抬起头看着胖乎乎的徒弟,淡淡笑了笑。伸出手指着身旁的门槛,轻声道:“法海,你到山上多少年了?”
胖乎乎的法海和尚认真的想了想,恭敬回答道:“弟子也不知道,弟子只知道山桃熟了十次,弟子也饱饱吃了十回!”
老和尚回忆着当初自己在山下看到的那个快要饿死的孩童,再看看站在眼前已经长大成人的爱徒,轻声叹道:“十岁上山,十年山桃,二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啊。”
老和尚轻叹一声后,抬起头出神的看着南方。
良久之后,老和尚转过头,看着爱徒,笑了笑轻声道:“也该是下山的时候了!”
法海顿时蹲在老和尚的面前,眼泪汪汪的看着师父:“师父,您不要我了?”
老和尚笑了笑,伸手摸着法海和尚的脑袋,柔声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你是为师最得意的徒弟,也是最出色的徒弟。你在这山中与为师同甘共苦这么多年,你我情同父子,甚过父子。为师怎么会舍得不要你呢!”
法海转瞬间破涕为笑,抽了抽鼻子,笑道:“我就说,师父您不会不要我的”
老和尚笑了笑,看着眼前十岁筑基,十二岁入金丹,十八岁指玄。如今二十出头,便已摸到了化境境界的天才徒弟,不由的满心欢喜。
只是……
哎!
老和尚摇摇头,将心头萦绕的那一丝不舍和留恋甩出脑海。
看着眼前,继承了自己衣钵,甚至在某方面远远高出自己的徒弟,老和尚眼中满是柔情。
“那既然如此,师父您为何要我下山啊?”法海和尚闷闷不乐的问道。
老和尚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缓缓起身,走到了院子的篱笆墙边,静静的望着南方天空中的气象万千。
山崖边,老和尚佝偻着背,眯着眼看着天空,背着手长叹一声:“祸起江南,云亦起江南啊!”
山风习习,老僧人的灰色长袍凛冽作响。
旁边,胖徒弟法海似懂非懂的看着师父。
一老一少,一胖一瘦,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山巅之上,良久物语。
当夕阳的余晖全部落入了五台山下后。
老僧人看着南方的那朵黑云良久,这才转过头,看着徒弟道:“天降乱,生灵将遭浩劫。但我佛慈悲,降任与你我,担起普度众生之责。只是,为师老了,走不动了。这个责任,便只好你来担了!!”
法海垮着脸,苦道:“好大的任务啊!”
老和尚笑了笑,摇头道:“其实也不大!说白了,便是找一种很漂亮的色彩!”
“什么色彩?”法海眼睛一亮,好奇道。
老和尚沉默片刻,想起了十八年前,那一道照亮了整个夜空的炫目紫光。
良久之后,老僧人一脸肃然的对法海说道:“紫色!”
“真正的紫色!”
……
这一天,夕阳染红了大地。
深青色的五台山中,一个穿着一件破旧僧袍的胖和尚,顶着斗笠,拄着禅杖,走出了生活了二十年的深山。
前方,血红夕阳染红了大地边缘。
天苍地芒的旷野中,胖和尚站在贯穿南北的官道岔路口,眼前一片迷茫。
……
第一卷完,明天开始进入第二卷,秦风同袍
河东道,朔州府。
朔州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一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
此时,夕阳余晖洒遍五台山。
贫瘠的山坳中,一间破旧不堪的庙宇中有炊烟升起。
没有风,青烟垂直而上,缓缓的消散在夕阳的余晖中。。
庙门口,老和尚坐在一块打了无数补丁的灰布蒲团上。眼中满是慈爱的笑容,看着整抱着柴火,烧着水的小和尚。
虽然叫做小和尚,但这和尚着实不小。
一人高的标准身高,眉眼清秀,颇为俊俏。
不过,可惜的是,或许是山里的伙食太好,小和尚明显肥胖过度。整个人横长开来,竟有八尺腰围。
宽大的僧袍穿在身上,被撑的紧紧的,如同性感的紧身衣一样。
小和尚一边搬着柴火,一边跟老和尚闲聊着。
“师父啊,为什么咱们这座山叫五台山呢?”
“徒儿啊,你看,咱们这座小院四周,有五座山峰如同高台,直插云霄。所以,世人便称这里为五台山了。”
“师父,你说别的寺院为什么香火旺盛,和尚们不愁吃不愁穿的。咱们这儿怎么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怎么就这么冷清呢?连买米的钱都没有,还得下山化缘!”
老和尚认真的想了很久,然后自认为很有道理的回答道:“那是因为,天下信武不信文!”
“师父啊,要不咱们改名吧!对外就说,这里是如来座下护法金刚的道场,肯定有人来。您说好不好!”
“好个屁,你把文殊菩萨都赶出家门,小心普萨晚上掐死你!”
“大半夜喜欢掐人的是鬼!师父你胆子好大,竟敢说普萨是鬼?”
“嗯,师父什么时候说过?”
“就在刚刚!我都听见了!”
咚的一声,一个木瓢破空而来。砸在了小和尚的脑袋上。
“我说过?”
“没有,绝对没有!”
“嗯,孺子可教也!”
片刻后,小和尚好了伤疤忘了疼。
一边往灶台里加着柴火,一边兴冲冲的说道:“师父啊,我看你印堂发红,此乃驾鹤西去之兆,师父,你是不是要驾鹤了?”
呼,木瓢再次飞来。
咣当一声,在小和尚的屁股上开花。
老和尚气的吹胡子瞪眼:“逆徒,你竟敢咒为师?”
无限好的夕阳下,群山披霞,万籁俱静。
二人就这么聊着,斗着嘴。
山间的气氛,恬静安详。
小和尚蹲在灶台便,鼓着腮帮子,使劲儿的吹着火。
灶台中,木柴烧起的火焰,被这小和尚一吹,迅速变得幽蓝。
不到片刻,锅里的水便烧开了。
小和尚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扶着膝盖,艰难起身,准备进庙取米。走了一步后,小和尚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头朝着南方望去。小眼睛里满是好奇之色。
这时,坐在门口脸上带着慈爱笑容,吃着吃喝的老和尚,突然间一脸的慈悲笑容消失不见,抬起头朝着南方望去,眼中满是凝重之色。
老和尚双手合十,一脸慈悲怜悯之色,望着南方天空中一朵黑云,目光怔怔出神,轻叹一声,低声喃喃道:“魔童来了,魔王还会远吗?”
小和尚暂且收起了对那朵黑云的好奇心,认真的回想了一下师傅的这句话。
然后很认真的看着师傅,点头道:“师傅你很多年没说过这么有哲理的话了!”
老和尚苦笑了一声,抬起头看着胖乎乎的徒弟,淡淡笑了笑。伸出手指着身旁的门槛,轻声道:“法海,你到山上多少年了?”
胖乎乎的法海和尚认真的想了想,恭敬回答道:“弟子也不知道,弟子只知道山桃熟了十次,弟子也饱饱吃了十回!”
老和尚回忆着当初自己在山下看到的那个快要饿死的孩童,再看看站在眼前已经长大成人的爱徒,轻声叹道:“十岁上山,十年山桃,二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啊。”
老和尚轻叹一声后,抬起头出神的看着南方。
良久之后,老和尚转过头,看着爱徒,笑了笑轻声道:“也该是下山的时候了!”
法海顿时蹲在老和尚的面前,眼泪汪汪的看着师父:“师父,您不要我了?”
老和尚笑了笑,伸手摸着法海和尚的脑袋,柔声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你是为师最得意的徒弟,也是最出色的徒弟。你在这山中与为师同甘共苦这么多年,你我情同父子,甚过父子。为师怎么会舍得不要你呢!”
法海转瞬间破涕为笑,抽了抽鼻子,笑道:“我就说,师父您不会不要我的”
老和尚笑了笑,看着眼前十岁筑基,十二岁入金丹,十八岁指玄。如今二十出头,便已摸到了化境境界的天才徒弟,不由的满心欢喜。
只是……
哎!
老和尚摇摇头,将心头萦绕的那一丝不舍和留恋甩出脑海。
看着眼前,继承了自己衣钵,甚至在某方面远远高出自己的徒弟,老和尚眼中满是柔情。
“那既然如此,师父您为何要我下山啊?”法海和尚闷闷不乐的问道。
老和尚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缓缓起身,走到了院子的篱笆墙边,静静的望着南方天空中的气象万千。
山崖边,老和尚佝偻着背,眯着眼看着天空,背着手长叹一声:“祸起江南,云亦起江南啊!”
山风习习,老僧人的灰色长袍凛冽作响。
旁边,胖徒弟法海似懂非懂的看着师父。
一老一少,一胖一瘦,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山巅之上,良久物语。
当夕阳的余晖全部落入了五台山下后。
老僧人看着南方的那朵黑云良久,这才转过头,看着徒弟道:“天降乱,生灵将遭浩劫。但我佛慈悲,降任与你我,担起普度众生之责。只是,为师老了,走不动了。这个责任,便只好你来担了!!”
法海垮着脸,苦道:“好大的任务啊!”
老和尚笑了笑,摇头道:“其实也不大!说白了,便是找一种很漂亮的色彩!”
“什么色彩?”法海眼睛一亮,好奇道。
老和尚沉默片刻,想起了十八年前,那一道照亮了整个夜空的炫目紫光。
良久之后,老僧人一脸肃然的对法海说道:“紫色!”
“真正的紫色!”
……
这一天,夕阳染红了大地。
深青色的五台山中,一个穿着一件破旧僧袍的胖和尚,顶着斗笠,拄着禅杖,走出了生活了二十年的深山。
前方,血红夕阳染红了大地边缘。
天苍地芒的旷野中,胖和尚站在贯穿南北的官道岔路口,眼前一片迷茫。
……
第一卷完,明天开始进入第二卷,秦风同袍